首页 手机网 财经号下载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航亚科技:关联方催肥业绩 研发版本差距大 客户供应商前后矛盾

财经号APP
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 2020-12-02 00:53:31 1870
分享到:

       研发支出在不同版本呈现不一致、最主要客户收入和供应商采购额前后矛盾,航亚科技的种种财务异常仍值得警惕。

       本刊特约作者 钟禾/文

       日前,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亚科技”,688510.SH)科创板IPO通过注册即将上市发行。虽然疫情影响了公司海外收入,依靠激增的关联交易,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增长。

       航亚科技最主要的收入是出口航空发动机叶片。由于疫情影响,公司出口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公司另一块收入-技术开发收入开始激增,而这块目前毛利率最高的业务主要客户来自关联方。

       能够登陆科创板,科创属性十分重要,曾经是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航亚科技在转身投向科创板后,研发投入意外增加了。不仅如此,公司主要客户收入和供应商采购金额也是前后矛盾、乱象频生,航亚科技能否保证财务真实性呢?

       关联方催肥的业绩

       航亚科技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航空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和技术开发收入,其他营收占比较少,其中叶片又是重中之重,2018年和2019年营收占比都接近60%,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也正是叶片业务的高增长,航亚科技营收接连突破,盈利也扭转亏损开始大踏步前进。2015年时公司营收不过1510万元,亏损却高达1846万元;2017年公司收入接近亿元达到9755万元,但依然亏损近800万元。

       2018年之后情况开始不一样。2018年和2019年,航亚科技实现营收1.61亿元和2.58亿元,同比增速在60%左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9万元和4219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倍和2.02倍。

       在营收构成中,2016年叶片才开始贡献规模营收。2017年,航亚科技叶片收入实现4049万元,已经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了。2018年和2019年,公司叶片收入分别为9488万元和1.51亿元,营收占比已经接近六成。

       航亚科技的叶片主要出口国外。由于疫情,公司出口业务受到明显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叶片收入为7817万元,营收占比降至35.43%。

       虽然叶片收入明显下降,2020年前三季度航亚科技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增长8.23%;归母净利润3944万元,增长了14.48%。

       技术开发收入的大幅飙升是航亚科技得以持续增长的关键。2020年前三季度,航亚科技实现技术开发收入7920万元,而在此前的2017-2019年公司此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3851万元、3797万元和4432万元。

       也就是说,之前几年,航亚科技的技术开发收入基本稳定在4000万元左右,而2020年上半年公司该块业务就已经实现4111万元收入,基本追平前几年的全年水平,三季度更是近乎翻倍增长至近8000万元。

       技术开发收入不仅仅是收入增速快而且毛利率高。2020年前三季度,航亚科技此项业务的毛利率为51.57%,较前两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2017-2019年公司该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2.74%、41.51%和42.81%。

       航亚科技的技术开发业务主要是为国内外知名发动机制造厂商提供特型产品试制、量产验证等技术开发服务,关联方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贡献了航亚科技绝大多数技术开发收入。航发集团在2017年10月出资5000万元获得航亚科技2000万股,占本次公开发行前的10.32%的股本,由此构成关联关系。

       在航发集团入股的2017年,航亚科技收入暴增、大幅减少了亏损。

       2017-2019年,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为航亚科技分别贡献了3106万元、3391万元和4088万元收入,占技术开发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66%、89.3%和92.24%。2020年上半年贡献3894万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4.73%。

       航亚科技的招股意向书显示,2017-2019年、2020年上半年,公司来自航发集团的销售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22%、25.83%、26.12%及47.58%。正是在激增的高毛利率关联交易下,航亚科技才保住了营收和净利润继续双增长的喜人场景。

       作为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科创属性成色是否充足是一大硬性要求。在监管部分列出的三项常规指标中,航亚科技看似满足了其中部分要求,但却难逃注水的嫌疑。

       研发投入双版本差距大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科创板上市,须符合“3+5”评价标准。3项常规要求是: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5项例外则主要是指支持国家战略、关键核心技术、科创能力突出等特点的企业。

       在最初即2020年5月递交上市申报稿时,由于公司发明专利只有4项,航亚科技并没有满足科创板的3项常规要求,公司是以符合“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条件而递交招股申请的。

       半年后更新的招股意向书显示,此时航亚科技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达到7项,已经满足科创属性的3项常规要求。

       结果是航亚科技研发投入的加大。2017-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454万元、2243万元和3073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4.91%、13.89%和11.93%。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2408万元,研发占比为10.91%,继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高位。

       在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前,航亚科技曾挂牌新三板,彼时公司披露的研发投入则是另外一回事。

       航亚科技在新三板公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和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46万元和1837万元,而且公司开发支出为零,因此航亚科技并没有资本化部分研发费用,上述研发费用是公司的全部研发支出。

       不难发现,与新三板年报披露的研发投入相比,在科创板招股意向书中航亚科技2017年和2018年的研发投入分别多出了109万元和405万元,其中2018年差距较大。

       上市招股书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相关责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航亚科技先后公布的研发投入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是否虚增了公司的研发呢?公司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是否具有真实性也许就要打上问号了。

       出现混乱的不仅仅是研发投入,与新三板年报相比,航亚科技招股意向书披露的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同样有所出入,这样一份招股书的真实性还剩下多少?

       矛盾的供应商和客户

       如前所述,关联方航发集团是航亚科技重要的客户。招股意向书显示,2017-2018年,航亚科技从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分别获得了3826万元和4171万元的收入,是公司当年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户,占比分别为39.32%和26.1%。

       在航亚科技新三板年报中公司来自航发集团的收入则并非如此。2017年,航发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为航亚科技贡献了2617万元收入。

       2017年年报中,航亚科技主要客户中出现的是航发集团下属公司,由于没有确定是单独计算客户还是分别计算,航亚科技是否还从航发集团其他下属公司获得收入不得而知。

       2018年航亚科技年报显示,公司从航发集团获得了3720万元的收入,这与公司招股书中披露的近4200万元明显有着不小的差异。都是航亚科技公布的同一家主要客户销售收入,451万元的收入差异该如何对投资者解释呢?

       除了航发集团外,来自主要客户之一的青岛中科国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也有着显著的不一致。航亚科技招股意向书显示,2018年公司来自该客户的收入为475万元,新三板年报中则是603万元。

       如果主要客户全部不一致可能存在会计调整的可能,但其他主要客户却基本一致。法国赛峰集团是航亚科技的另一主要大客户,根据科创板招股书,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公司贡献了3671万元和8949万元的收入,是公司第二大和第一大客户,占比达37.73%和56%。

       航亚科技新三板的年报显示,2017年和2018年,赛峰集团分别贡献营收3667万元和8970万元,招股书和年报披露的营收基本一致。不仅如此,以2018年为例,另外两家主要客户-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和新宇航空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贡献的收入也基本一致。

       部分客户一致、部分客户悬殊的情况在主要供应商名单也出现了。招股意向书显示,2018年,维斯伯·蒂锐(北京)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获得采购额1700万元;在航亚科技2018年年报中采购额则是2335万元。

       2017年和2018年,采购金额前后矛盾在其他供应商上也有体现,比如招股意向书中,无锡市泛亚精工有限公司是航亚科技2017年第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212万元,但公司新三板年报显示,该供应商获得的采购金额为562万元,两者相差了一倍有余。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除了与存货相连,采购金额与销售成本也息息相关。主要供应商采购额的数据悬殊,航亚科技还能保证公司销售成本的真实性吗?无法说清成本和主要客户收入,公司净利润的真实性该如何向投资者保证呢?


展开全文k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17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