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广告
首页> 财经> 正文

校企合力订单式人才培养

财经号APP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 2025-04-04 10:15:03 233
分享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当前,不少院校根据与企业达成的人才培养订单,针对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组建特定班级,通过校企全方位合作培养职业人才,最终经企业考核合格后定向就业。

  一直以来,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出台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积极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不论对于企业还是职业院校,都成了“分内之事”,逐步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与以往校企合作模式相比,订单式人才培养使企业成为校企合作的直接受益者,使学生就业和企业选拔实现对接,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增强了校企合作力度,有效破解了困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等问题。

  未来,进一步推动订单式职业人才培养,应从产业、企业、院校等层面加以关注。

  注重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除传统的校企双主体外,重点关注政府、行业企业协会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多元参与、多方受益的培养格局。职业院校加大对新产业、新职业研究力度,关注国务院和人社部信息平台公布的新职业及其标准,更新专业设置,预判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协同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激发企业合作积极性。出台更多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等,让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应结合所在区域和行业,建立重点企业合作名录,主动加强与企业在教学场地、教师、课程、研发等领域的全面合作,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更新。

  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在选择专业前,有必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充分考虑,根据就业方向做好学习计划。在签订协议参与订单培养之后,要严格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订单约定,达到订单班“出口”要求,实现顺利就业。(作者:陈利达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广告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