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广告
首页> 财经> 正文

4.1犀牛财经早报:公募持股周转率提升 个人投资者仍是权益类基金持有主力 “橱窗戏法”被戳破:理财产品展示新规拆解收益幻象

财经号APP
GPLPGPLP 2025-04-01 18:00:08 1895
分享到:

公募持股周转率提升 个人投资者仍是权益类基金持有主力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背后的持有人结构图谱逐渐清晰。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仍是投资权益类基金的主力军,但个人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的占比较2023年有所降低。2024年公募基金的持股周转率整体有所提升,超六成基金公司持股周转率提升,也有部分基金经理选择以静制动。(中国证券报)

 

3月份公司债券发行放量 科创债成亮点

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一直占据发行数量的首位,因而获得市场广泛关注。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公司债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数量合计达1227只,占交易所债券市场总发行数量的44.31%,发行总额合计达8705.19亿元。其中,3月份,公司债券发行数量为517只,发行规模合计3589.91亿元,分别占一季度总量的42.14%和41.24%。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从一季度公司债券发行特点和趋势来看,呈现出产业债券支撑规模、创新债券驱动转型、高等级债维持流动性等特点。展望未来,受益于低利率环境的吸引力、发行主体愈发多样化以及监管政策的支持等因素影响,公司债券的发行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证券日报)

 

“橱窗戏法”被戳破:理财产品展示新规拆解收益幻象

银行展示代销理财产品的“优先级”正在重构。过往简单地按照业绩比较基准或者历史业绩高低进行排序,容易造成风险掩盖、投资者实际收益率与展示收益率严重偏离、理财公司行为异化等不良影响。随着《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的出台,上述做法有望得到规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将综合考量理财产品过往收益兑付情况、底层资产未来收益预期、产品管理人风格属性、产品上线时间、募集期等因素进行排序,同时把好代销产品的准入关,以防范问题的滋生。(中国证券报)

 

信用卡业务收缩 消费贷或成银行收入新增长点

近日,上市银行陆续发布2024年年报。已披露的年报显示,信用卡业务呈现显著收缩态势,流通卡量、消费交易总额与业务收入同步缩减,资产质量承压明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消费贷业务增长强劲。年报显示,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增长。根据已经公开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数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普遍收缩,发卡量、交易额显著下降,不良贷款率同步攀升。(证券日报)

 

半导体并购每四天一起 跨界入局产业整合并非易事

半导体产业并购重组加速。尤其是“并购六条”发布半年以来,并购重组热潮叠加AI(人工智能)需求爆发,半导体行业成为本轮并购浪潮的热门赛道。业内最新动态是,3月30日晚间华大九天公布了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预案。据统计,2024年A股半导体领域(包括跨界案例)共有约47起并购重组事件(以首次披露日为准),其中有约28起收购首次发布于“并购六条”之后;2025年至今,与半导体产业相关的并购有近20起。若以“并购六条”为分水岭,这半年期间,半导体产业已有共约48起收购或重组,几乎每四天就产生一起,加速明显。与此同时,相关并购失败案例的数量亦随之增加,其中不乏跨界并购案例。(证券时报)

 

A股公司一季度订单全景扫描:总额增长近七成 新兴产业势头旺

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在订单“季考”中,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226家上市公司披露新签订单数量超670个,同比增长44.04%;总金额合计超过5500亿元,同比更是大幅跃升66.83%。其中,中标金额在10亿元至100亿元区间的项目占比约25%。海外市场,30余家公司累计斩获938.05亿元海外订单,同比增幅达58.2%,上市公司的业务版图不断向外拓展,实现新的突破。从上市公司订单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传统基建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海外市场拓展成绩斐然,共同勾勒出一幅产业升级与全球竞合的生动图景。专家分析认为,订单的高增长态势,既反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也体现出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进程中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上海证券报)

 

五大新茶饮集团去年业绩分化:蜜雪248亿营收领跑 奈雪亏超9亿元

现制茶饮赛道逐渐拥挤,头部阵营业绩分化加剧。近日,蜜雪集团(02097.HK)、奈雪的茶(2150.HK)、古茗(1364.HK)、茶百道(2555.HK)陆续披露完2024年年度业绩,“霸王茶姬”主体茶姬控股也于近日提交招股书,拟赴美上市。据记者梳理,上述五家茶饮集团去年营收共计超558亿元。其中,蜜雪集团以248.3亿元营收蝉联行业榜首,营收规模是霸王茶姬的两倍,是奈雪的茶以及茶百道的5倍,也是古茗的2.8倍。同时,蜜雪集团也是去年最赚钱的茶饮公司。当前,五家茶饮集团的定位与运营模式各不相同。其中,蜜雪集团处于低价位,提供单价约6元的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等产品。古茗和茶百道处于中腰部价位,处于10元至20元价格带,面向大众现制茶饮市场,前三家品牌选址定位更侧重街边。而奈雪的茶以及霸王茶姬则定位高端茶饮,在选址上更注重高端购物中心以及写字楼商圈。(澎湃)

 

小鹏汽车3月交付量33205辆 同比增长268%

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3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3,205辆,同比增长268%。小鹏汽车已连续第五个月交付量超过了30,000辆。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共累计交付94,008辆智能 电动车,同比增长331%。(同花顺)

 

恒大汽车:法院已指定一名管理人负责相关附属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

恒大汽车(00708.HK)公告,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兹提述其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的公告,内容有关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一名债权人对本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相关附属公司收到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的决定书,该法院已指定一名管理人负责相关附属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新浪财经)

 

OpenAI官宣重磅开源

OpenAI CEO Sam Altman发文扔出一枚“核弹”:“我们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一款强大的开源大模型”。这次OpenAI选择回归开源初心——这是自2019年GPT-2之后,OpenAI首次开源语言模型。Altman“坦诚”:早想做了,但优先级一直排不上。如今时机成熟,团队认为“这件事变得重要起来”。虽然未透露具体参数,但官方连用两个“very”强调目标:“要让它成为非常、非常优秀的模型”。(新浪财经)

 

OpenAI在软银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筹资400亿美元

OpenAI周一表示,它将在软银集团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融资400亿美元,估值3000亿美元,融资用于推进人工智能研究、扩大计算基础设施和增强其人工智能工具。该公司表示,它希望为每周使用ChatGPT的5亿人提供越来越强大的工具。(新浪财经)

 

苹果据悉与马斯克就卫星扩张计划产生冲突

据报道,苹果公司在利用卫星技术消除手机信号盲区的努力中与埃隆·马斯克产生了冲突。

苹果正大力投资基于卫星的通信技术,以使用户在传统无线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也能保持网络连接。与此同时,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已经发射了超过550颗卫星,通过其星链(Starlink)服务提供手机网络连接。(新浪科技)

 

阿里集团确认拟收购“两氢一氧” 无招将出任钉钉CEO

3月31日晚,有消息称,阿里拟收购“两氢一氧”,陈航(无招)将回归钉钉。

公开信息显示,无招是阿里To B业务中的灵魂人物,从0到1创立了企业服务应用“钉钉”。2021年,无招宣布离职创业,新公司名为“两氢一氧(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业方向为跨境出海领域。

对此,阿里集团回应称,“阿里集团拟收购陈航(无招)创办两氢一氧公司的投资人股份,交易完成后,陈航(无招)将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新浪科技)

 

时隔近四年 大基金再度减持中芯国际

3月31日晚间,中芯国际公告称,该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鑫芯香港”),在3月28日对该公司的持股权益发生变动。

本次权益变动,鑫芯香港共对中芯国际减持1130万股,减持数量占中芯国际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14%。权益变动后,鑫芯香港对中芯国际的持股比例为6.91%。

中芯国际表示,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不涉及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亦不会导致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发生变化。(财联社)

 

降收增利!中信建投人均薪酬降至46万元

上市券商年报持续披露中,中信建投证券的最新业绩情况也正式揭晓。从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降幅9.1%,相关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受投行业务收入下滑以及两融业务规模和费率下滑的影响。回顾2024年,中信建投证券的投行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8%。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中信建投证券营业收入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滑。在营业收入下滑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信建投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也连续三年下滑,高管薪酬更是同比“腰斩”。(北京商报)

 

收购IPO撤单企业 成都先导筹划重组

又有一家上市药企拟并购IPO撤单企业。3月31日晚间,成都先导(688222)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受让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医药”)约65%的股权。值得一提的是,海纳医药曾申报创业板IPO,不过于2024年6月撤单。拟筹划重组的成都先导,近期遭多股东“组团”拟减持。虽然成都先导2024年业绩实现同比增长,不过仍未回到上市之初的盈利水平,股价也早已出现破发。(北京商报)

 

净利暴跌 线下“老玩家”兴业消金、中银消金成“难兄难弟”

消费金融市场再洗牌。3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财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营收情况一并出炉。从营收、净利表现来看,2024年消费金融行业座次又有较大变化。

业绩已经出炉的消金机构中,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引起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这两家机构净利润遭遇断崖式下跌,分别达到79.25%与91.62%。而这两家机构,也是消费金融线下市场的“老玩家”。“两家消金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实际上暴露的就是线下大额贷款的通病。”有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直言。(北京商报)

 

皇氏集团、美晨科技同日被证监会立案!涉及知名水牛奶品牌

3月31日晚间,皇氏集团(002329.SZ)、美晨科技(300237.SZ)双双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在上述公告中,皇氏集团称,公司自查发现,2019年原子公司皇氏数智有限公司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订《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公司未及时披露《补充协议》,直至2023年11月才对《补充协议》主要内容进行披露。(21世纪经济报道)

 

营业收入下滑!江淮汽车年亏17.8亿

3月28日,江淮汽车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江淮汽车营业收入为421.16亿元,同比下滑6.2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8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作为对比,2023年盈利1.5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7.41亿元。

在本次财报中,江淮汽车表示,鉴于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此前,江淮汽车曾在《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中指出,江淮汽车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公司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对大众安徽的投资收益为-13.5亿元左右;2024年公司部分资产发生减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1亿元左右。(经理人杂志)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收涨1%,标普500指数涨0.55%,纳斯达克跌0.14%,3月分别累跌4.2%、5.75%、8.21%,一季度分别累跌1.28%、4.59%、10.42%。

关税冲击下,标普低开高走、惊险收涨,和道指均扭转三连跌。标普3月仍跌近6%、创两年多最大月度跌,一季度跌4.6%,创三十余年来“落后全球”其他地区股指的最逊表现,标普和纳指均创近三年来最大季度跌幅。苹果反弹近2%,特斯拉盘中跌近8%后收跌近2%,一季度特斯拉跌近36%、领跌科技七巨头,英伟达五连跌,全季跌近20%。中概指数两连阴,但一季度大涨13%,阿里全季涨56%。

德国将历史性财政扩张,3月十年期德债收益率反弹超30个基点;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创近三周新低,连降三个月。

美元指数创逾一周新低后转涨、仍连跌三个月,一季度跌近4%;欧元一季度涨超4%、创两年最大季涨幅。比特币跌破8.2万关口后一度反弹超2000美元,但一季度跌超10%。

黄金盘中涨超1%、三日连创历史新高,一季度涨近20%,创三十八年来最大季度涨幅。原油反弹至逾两月新高,盘中一度涨超3%,连涨两个季度。(华尔街见闻)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广告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