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罚419万!徽商银行一天领11张罚单刷屏了
浑水调研·挖掘上市公司价值,揭开资本市场真相
撰稿|浑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庭竹
平安夜后不平安。
12月25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中,被来自安徽银保监局的行政处罚信息刷屏。
后者公开的11条处罚信息则全部指向了徽商银行总行及合肥分行在同业业务专营部门管理不到位、信贷资产非真实转让、同业投资严重不审慎、同业投资风险不实等违法违规事实。
统计显示,此次徽商银行一次性领到11张罚单,总行和合肥分行连同9名相关责任人,一共将被罚419万元。
搜索发现,名场面并非首次了。在2017年和2019年,徽商银行都出现了一次性领多张罚单的情况,相比较而言,前两次集中罚单的个性化的问题偏多,共性问题不是很多。更关键的一点是,前两次的集中罚单几乎都集中在分支行。
徽商银行总行独领8张罚单同业业务是重灾区
这次的11张罚单中,有8张罚单是针对于徽商银行总行的。
根据安徽银保监局的通报,徽商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了:
一、 同业业务专营部门管理不到位;
二、 信贷资产非真实转让;
三、 同业投资严重不审慎
四、 同业投资风险分类不实。
安徽银保监局给出的处罚是290万元,处罚决定日期是9月30日。不难发现,徽商银行总行的这波操作中,同业业务是重灾区,四大违法违规的案由一共就占了三项。
事实上,徽商银行合肥分行的罚单的案由也是全部来自于在办理同业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分行直接被罚40万。
9名责任人被罚个人最高被罚30万
另外,三例针对于徽商银行合肥分行的处罚还落在了3名个人身上,连同总行被罚的6名责任人,这次徽商银行一共9名责任人被罚,罚金从7万元从30万元不等。
拿两例出来说说,就知道徽商银行经营管理上的漏洞有多大。此次最大罚单金额的当事人是黄晓艳,历任徽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投资与理财总监。
历经两大银行的主要负责人位置,黄晓艳要对任投资与理财总监期间同业业务专营部门管理不到位负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注意,此处是双重责任;同时要对任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期间,对信贷资产非真实转让的行为负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同样为双重责任。
而黄晓艳任职的两个银行要害部门中所负的责任恰恰对应上了徽商银行此次被罚290万的四大案由中的其中两点。
安徽银保监局此次针对黄晓艳除了罚款之外,也做了警告处罚。不过包括徽商银行在内都没有交代其个人是否继续在岗位上任职。
同样被警告和处以12万元罚款的还有时任徽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的王先俊。银行业里有句名言,任何时候都要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
而王先俊除了对同业投资风险分类不实负有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外,甚至在信贷资产非真实转让过程中都存在了不审慎行为,成为直接负责人员。
同业业务成重灾区
或是扩张后遗症
徽商银行在资本市场上不是一个透明人。
在香港上市两年不到后,2015年,徽商银行寻求在A股上市,但是未果,原因或是因为公司的股权纷争。
事实上,徽商银行自2005年更名并联合重组以来数据都十分亮眼,各项主要经营指标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0%。
2018年,徽商银行主动撤回在A股的上市申请,但在当年年底再度重启,两年时间过去了,依旧石沉大海。
未能在A股上市,徽商银行的成绩并不落人后。2017年底,徽商银行就挤进了万亿俱乐部,并稳定至今。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徽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了79.37亿元的净利润。
问题可能就出在了这。金融机构规模的扩大,金融产品的迭代更新,银行在极力扩张业务的要求下同业之间的乱象频出,甚至出现为了扩展业务、扩大规模出现违规操作进而扰乱金融市场的现象。
事实上,徽商银行并非孤例,近年来,同业业务已经成为银行乱相高发区,国有大行、股份行各种同业业务的罚单也是屡见不鲜。
(草媒公社成员自媒体,原创内容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