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央行摸底互联网联合消费贷款?这次的摸底到底为了啥?该怎么看?

财经号APP
江瀚视野江瀚视野 2020-07-29 16:37:11 3780
分享到:

7月28日上午,一个消息被广泛传播,这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互联网联合消费贷款调查,本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消息,没想到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都在问央行到底想要干什么?对互联网贷款有什么影响?

一、央行摸底互联网消费贷?

根据财联社的报道,央行调查统计司下发《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农村信用社上报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统计表。

《通知》的下发对象为: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城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管理信息部。

《通知》称,为掌握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创新情况,决定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银行需填写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当月发放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信用卡透支)加权平均利率、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以及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不良率、月末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含个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等数据。

央行每次动作都会引发猜测,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次消息里,还有脑洞较大的人猜测央行是不是要对楼市动手了?这是在放风做准备呢?

二、摸底消费贷到底为了什么?

我们仔细分析网上传播新闻消息就会发现,这次的通知是由央行的调查统计司下发的,是对于市场的一次深度调研。

首先,摸底消费贷为的是更好掌握市场的发展情况。央行作为中国负责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关,及时掌握全量的金融数据对于央行宏观调控来说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央行对于各类数据的收集一直都是非常在意。

对于线上联合消费贷款,《通知》明确,是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之前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一直都不在传统的统计口径中。对于央行的监管来说,缺乏这类数据的统计,实际上是不利于央行对市场的判断的,也正是如此,央行才会对于摸底线上联合消费贷显得那么上心。

其次,央行这次摸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央行此次摸底应该是对于市场数据的有效收集,从调查对象来说,调查的是各家金融机构对于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利率、不良率等情况的摸底,所以目标还是非常明确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了:

一是摸底是不是要给“打击楼市”做铺垫呢?说实在,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太过于没有技术含量。国家早就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房住不炒”已经成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因此各类金融机构都在严格限制非法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特别是限制变相消费贷进入市场。

在这个主基调之下,楼市和互联网联合消费贷之间的关系其实已经被斩断了,国家始终是把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为重要战略方向的,所以在这方面,没必要进行过度解读,本身就是限制,也就不存在说再进行打击的说法了。

二是摸底是不是要限制联合消费贷呢?我们要看到的是当前摸底,摸的是不良率水平,而不涉及联合消费贷的出资比例、风险控制、单户额度及期限限制等业务规则问题。从这些摸底信息看,也看不出限制联合消费贷的逻辑。特别是7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曾经发布过《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当时在答记者问中,银保监会明确表示“互联网贷款不仅有利于银行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促进其转型发展,也有利于更好更便捷地满足居民合理消费需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贷款作为传统线下贷款的重要补充,可以服务传统金融渠道难以触及的客户群体,其普惠金融特性较为突出。”

也就是说,鼓励、规范发展互联网联合贷款,国家早就定好大政方针了。互联网联合贷款,接下来只能是越来越规范。

三是到底什么愿意触发了这次摸底呢?众所周知,受疫情影响,在全球经济黑天鹅的冲击之下,各类信贷的不良率都有所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选择金融机构进行调查,实时发现问题准备应对,表明监管对这个行业保持着高敏感度、看问题也有前瞻性。

能看出来,无论银保监会还是央行,对互联网联合贷款行业还是比较看重的,一方面其对拉动消费、带动经济确实有作用,另一方面行业还比较早期,需要监管的指导。按照最近几年监管层的常规操作模式,由专项制度进行宏观监管,通过摸底调查对突发、具体问题进行微观审慎监管,从而帮助进行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确保行业发展不跑偏。

所以,互联网联合贷款实际上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遇上。一方面政策给到了必要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一方面监管在进行及时、必要的跟踪观察和规范,整个行业能够比较有序发展,扶优劣汰,这个行业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健康。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17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