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银企2021半年报喜忧盘点 价值风向何方?

财经号APP
铑财铑财 2021-09-15 09:41:39 1640
分享到:

独立 稀缺 穿透



实体兴,金融旺。实体旺,金融强!


作者:李璐

编辑:于梅

风品:大志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A股营利增速创新高,2021半年报再现中国经济韧性活力。


这份复苏源于何处?能否持续?又去向何方?


作为百业之母、金融中枢,盘点银行业个中牌面或有更多话语权。


01

向好与分化

LAOCAI


先看头部矩阵,截至6月底,六大行资产合计143.57万亿元,较年初平均增长6.48%。


“宇宙行”工商银行,以35.14万亿元的资产规模牢据首位;建农中邮交行分别为29.83万亿元、28.65万亿元、26.32万亿元、12.22万亿元及11.41万亿元。


好在从增速看,各行差距并不明显。中国银行以7.85%增速排在首位;农业银行最慢,也较年初增长5.32%。


营利方面,六大行合计营收1.84万亿元,同比增长6.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6348.93亿元,同比增长12.1%。


工商银行体量依然列首,营收4677.93亿元;交通银行排在末尾为1338.95亿元。净利方面,工行1634.73亿元,建行、农行、中行紧随其后,分别为1533亿元、1222.78亿元和1128.13亿元,交行和邮储为420.19亿元和410.1亿元。


虽工行大哥位置牢固,然增长率垫底显出大基数的边际效应:净利增速9.87%,其他五大行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邮储银行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1.84%;营收方面,农业银行以7.79%增速位列第一,工商银行仅为4.3%。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末,工行营收、净利增长率也均为六行最低。


不过,大象起舞本就难能可贵。整体而言,六大行多项核心指标均实现正增,整体超预期的向好之态为行业起到了定盘星作用。


相对于国有行的整体向上,股份行增速分化明显。


招商银行继续领衔营利榜第一:营收1687.49亿元、净利616.48亿元。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以1089.55亿元、1055.92亿元位列营利榜二三。兴业、浦发以406.38亿元、302.04亿元位列净利榜二三。


成长能力看,相比2020年中报时各行净利同比增速均为负,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今年净利均双位数增长。其中,平安银行增速达28.55%。


也有复苏乏力者,如浦发银行营收同比少了3.99%,净利增速也仅增3.05%。民生银行净利下降6.67%;营收也同比减少10.53%。


对此,民生银行解释称,一是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严格执行房地产行业信贷调控政策,新发生贷款定价下降,加大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优质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投资收益率下降,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二是落实监管要求,压降非标准化投资,相关非息收益同比减少;第三是债券市场整体震荡,缺乏上年同期交易机会,债券价差收益同比减少。


需要指出的是,民生银行业绩降幅较一季报收窄。同时零售业务转型取得积极成效、财富管理品牌战略也稳中有进,或都暗示着改行经营情况正慢慢向好。


视线转向城商行,16家A股城商行利润全部正增。


头部阵营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分别达125.83亿元、122.78亿元、101.99亿元,同比增长9.28%、10.3%、25.2%。即使排名靠后的齐鲁银行、厦门银行增速也达12.29%、12.61%,西安银行也超5%。


但从资产规模看,分化就明显许多:北京银行最高达3.06万亿元;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分别是2.62万亿元、2.55万亿元、1.83万亿元、1.66万亿元、1.28万亿元。垫底者齐鲁银行、西安银行、厦门银行仅为4029.54亿元、3213.13亿元、3074.19亿元。


吸收储蓄规模上,16家城商行同比均增,然数字差也较大,6家银行增幅超二位数。最高为成都银行达18.4%,最低为贵阳银行仅0.52%。


以万亿元作为一个区分度,第一梯队城商行北京、上海、江苏、宁波、南京银行吸收存款额分别是17131.59亿元、14196.09亿元、14735亿元、10437.95亿元、10478.79亿元。之后除杭州银行7441.95亿元外,其余均处2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


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在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业出现分化是一个行业主题。城商行除面对整个行业的竞争压力、行业息差收窄的挑战之外,还要面对能不能跟上数字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挑战。


行业分析师郝瑞认为,行业竞争加剧,头部效应加强,银企发展分化也是必然现象。除了网点全国化,数字化、业务多元化升级已是新价值分水岭。同时风控管理、客户结构、信贷结构、业务特色、创新度、外部环境等也会造成分化加剧。


02

净息差承压

新增曲线是亮点

LAOCAI


分化只是表象,整体复苏向好背后,一些隐忧压力也不可不察。


比如利润普增,难掩净息差收窄的B面。


众所周知,净息差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往往数据越高,银行盈利能力越强。


数据显示,六大行上半年净息差收入普遍承压。除交通银行有所上升外,其余均出现降低:工行、建行、邮储、中行、农行分别同比下滑0.08%、0.07%、0.08%、0.11%、0.08%。


以农业银行为例,去年末为2.20%,一季度末升至2.81%,二季度末又滑至2.12%。


农业银行解释称,一是受落实国家让利政策及部分贷款重定价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二是市场环境影响,存款付息率上升。


行业分析师李晨也表示,应该说,银行净息差下滑与银行主动让利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利率有关。后疫情时代,这一状态整体可控但还将持续,不少银行通过降负债成本等措施对冲不利影响。


这也是行业态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微降,但行业息差降幅收窄,城商行、农商行息差逆势走高。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2.06%,比一季度微降1BP,但降幅比一季度的3BP有所收窄。其中,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环比分别下降1BP和4BP至2.02%和2.16%;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净息差逆势上行,环比分别扩大1BP和4BP至1.9%和2.24%。


当然,也有“独善其身”者。如兴业银行为2.32%,与去年同期持平。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三家净息差较高,分别为2.83%、2.49%和2.32%。渤海银行、浦发银行息差降幅最大,分别为51个基点、27个基点。


对于下半年息差走势,多家银行高管均表示“挑战大于机遇,仍面临下行压力”。


招行高管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息差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资产收益率下降。目前对公贷款的需求有所放缓,相对来说也会对定价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存款竞争更加激烈,存款成本相对刚性。中信银行高管也预计:全年净息差较去年将有所下降。将继续优化存款成本、加强负债管理,调整资产结构,提高综合回报。


可喜的是,一些城商行、农商行息差逆势走高,表现出小体量、更灵活的发展张力。


如江苏银行,上半年利息净收入223.86亿元,同比增长33.1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8.37%。净息差、净利差双双上升,净息差2.29%,净利差2.05%,同比分别提升19BP、18BP。


双升之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结构持续调优,贴现资产占比趋降,零售战略转型稳步推进,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上升。二是有效压降负债成本,存款付息率、计息负债综合成本下降。


实际上,息差收入之外,不少银企也在谋求新增曲线,通过多元化提升业绩抗风险力。


如发力非利息收入,其主要包括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及投资收益等其他净收入。尤其在净息差承压的当下,非息收入可谓银行提升经营质效的利器。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国有大行、头部股份制银行线下网点多,综合实力雄厚,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丰富产品线对客户更有吸引力。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理财市场逐渐成熟,中间业务基数较低的银企将易获得较高增长率。


据财经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最大,达到114.29亿元,增长37.86%。工商银行收入最高,为759.43亿元,但增幅最低,仅为0.5%。中行、农行、建行、交行增幅分别为11.93%、8.8%、6.82%、2.84%。


细分中间业务结构,代理业务已是六大行的主要发力点。该业务来源主要源于代理基金销售、代理保险等。


梳理发现,除农业银行外,其他五大行的代理业务手续费增幅均在各类手续费中居首,甚至已是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最主要构成,分别占比41.39%、32.07%、24.38%。


2021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增幅最高,代理业务手续费99.49亿元,同比增加55.57亿元,增长126.53%;交通银行为35.75亿元,同比增长37.82%;中国银行为169.71亿元,同比增长26.27%;建设银行为118.42亿元,同比增长17.80%;农业银行为140.14亿元,同比增长13.8%;工商银行为11.96亿元,同比增长13.2%。


而代理业务快增,与财富管理发展密不可分。


近年来,各大行都将该业务作为重要赛道。最新半年报中,工行提出要“打造有竞争力、可持续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邮储提出“抢抓居民财富增长的机遇期,推动财富管理升级”;建行要“把握财富管理等市场机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同样趋势,也在股份行中显现。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均非息收入增速均在双位数。非息净收入规模上,招商、兴业、浦发、民生银行规模均超600亿元。其中,招商银行不仅规模最高,增速也最快,41.13%的非息收入占比同样排名第一,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分别以34%、30.51%排名二三。


高占比、高增速,意味着股份行在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零售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以“王者”招商银行为例: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22.54亿元,同比增长23.62%。其中,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158.82亿元,同比增长17.14%,主要是托管费收入和招商基金管理费收入增长;代理服务手续费收入151.73亿元,同比增长40.36%,主要是通过优化客户资产配置,把握了权益基金行情和推动保障型保险增长。整体看,其零售金融业务非利息净收入330.06亿元,同比增长25.74%,占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47.55%。


03

不良率整体回落 拨备覆盖率上升

资本充足率仍需加把劲儿

LAOCAI


当然,业务多元化也非一蹴而就,亦对风控品控提出新挑战。


众所周知,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尤其后疫情时代,银行业资产质量备受关注。


经历去年的不良“双升”,国有六大行今年上半年的资产质量集体好转,不良贷款率回落,拨备覆盖率呈提升趋势。


中国银行堪称改善“排头兵”,是今年上半年唯一不良贷款“双降”的国有大行。


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总额2003.4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69.25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贷款减值准备余额3691.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49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4.26%,上升6.42个百分点,风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其他五家国有大行,不良贷款均余额增加,不良贷款率走低。工建中农交邮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4%、1.53%、1.50%、1.60%、0.83%;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4个、0.03个、0.07个、0.07个、0.05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不良率最低,交通银行不良率最高。


另一厢,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均同步提升,邮储银行以421.33%排在首位;即使垫底的交通银行也达149.29%。


同样态势,也在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同频体现。


截至2021年6月末,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1%、1.50%、1.15%,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西部、环渤海和中部地区。


拨备覆盖率方面,相较一季度,平安、兴业、浙商及中信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有所上升,其中平安银行上升幅度最大,达到14.37%;拨贷比方面,华夏、招商、浦发、中信、光大银行有所下降,华夏银行下降幅度较大,较上季度减少0.1%。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从一季度的438.88%升到439.46%,仍在股份制银行中排第一。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6月末,9家股份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于12%、9%、8%。招商银行三项指标皆最高,分别为16.01%、13.47%、11.89%,也是唯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于10%的股份行。


但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二季度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7%、11.61%、14.21%。换言之,在资本充足水平方面,多数股份行仍待加强。


起步较晚、实力较弱的城商行,控险紧迫性也很突出。


以头部上海银行为例,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7.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5.9%;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由去年末的2.39%提至今年6月末的2.73%。相较2019年末的0.1%,增长了26.3倍。宁波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为5.3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近7%。


高增速,显然与房地产调控大势不甚相符。甚至一些银企已逼近监管红线。成都银行半年报显示个人购房贷款为762.71亿元,占贷款总额达22.2%。长沙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从去年末的517.58亿元增至576.23亿元,增速11.33%,占贷款总额达16.62%。而根据去年末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城商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17.5%。


个人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不良金额为32.78亿元,较去年增长41.53%。上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不良余额和不良率也出现上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城商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从存量角度上,应加快存量风险处置核销力度,及时有效降低存量风险影响,否则会影响城商行长期资源配置效率;从增量角度上,整个银行业都应把握国家层面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布局,准确评估贷款投向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隐患的根源有三,分别是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接下来,各家银行要持续加强对以上领域的跟踪分析和预警预测,完善风险防控的基础制度和应急预案。


04

大局观、地气范

演好鱼水情

LAOCAI


可谓一语中的。


梳理可见,银行业上半年业绩改善、多项核心指标提升明显,基本面扎实度、复苏力度超出不少外界预期。但另一厢一些隐忧仍在、一些新挑战也在加码,行业远未到弹冠相庆时。


喜忧交织中,如何消除风险、增强后续确定性?


逐浪而行,重要的是判断潮水走向。


多家上市银行负责人表示,虽然内外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企业经营状况也在逐步改善,预计接下来的信贷资产质量将企稳改善。


农行行长张青松说,下半年需重点关注三个重点风险领域:一是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高风险领域企业;二是随着“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逐步退出,部分发展前景差、财务表现弱的延期还本付息企业;三是经济转型背景下部分低效微利、负担过重的大中型企业,层级较低的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传统能源行业和房地产行业。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则称,工行已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按照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的风险治理路径,调结构、促化解、优处置多管齐下。


可见,更深入、精准的拥抱实体经济、更高效、前置的预防风险,是银企维持向好基本面、提质增效降险、永立超预期潮头的关键。


在铑财看来,向结构调整、市场改革要红利,已是银行业的发展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制造业及中小微企业等领域信贷力度明显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幅度不减。


以绿色金融为例,截至2021年6月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171.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7%。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76万亿元,增速16.4%。交行绿色贷款余额4088.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5%.....


而数字化、智能化,是银企精准赋能实体、防控风险的核心支撑点。2020年,工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238.19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54万人。建设银行投入221.09亿元,金融科技人员数量更从2020年初的10178人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4012人。招行今年上半年科技投入50.55亿元,在总人数减少情况下,研发人员较上年末增长4.47%,达到9279人。


实体兴,金融旺。实体旺,金融强。


如何演好鱼水情?紧跟国家战略、心系民利民生。唯有大局观、地气范兼顾者,才能久立价值潮头。哪些银企做到了呢?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