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股票> 正文

重磅!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将出,未来市场或超10万亿

财经号APP
解析投资解析投资 2021-11-19 09:51:45 3389
分享到:

大家好,我是小生。


今天跟大家聊聊氢能源产业。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目前已有50多个地级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


据媒体报道,业内专家称,国家层面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将出台。这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将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受消息刺激,今日A股氢能源板块一度大涨2.42%,收盘逆市上涨1.04%,北京科锐、阳煤化工等多股涨停。


1.png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2月初以来,氢能源板块涨幅已翻倍,达到112.4%;年内涨幅为56.43%,成为表现最亮眼的板块之一。


01、两大因素制约


氢气的化学式为H₂,充分燃烧后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所以,要说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最理想的燃料,一点也不为过。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能源产业脱碳、减碳是未来大方向。


不过,正如大家所见,氢能源的应用领域还不是很广泛,这是为什么呢?


小生觉得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氢能源产业相关技术、设施还不完善。


大家都知道,氢是所有元素中最轻的,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很容易发生泄漏,严重时还会引起爆炸。


氢气的这些特性给储存与运输带来非常大的难度。


一般来说,储运氢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固态储运。


气态是在高压下进行,液态是在超低温下进行,固态是借助储氢材料。


目前氢气的固态储运方式在技术上仍不成熟,液态储运需要将氢气冷冻至-252.7℃,能耗非常大,成本较高。


气态储运是最常见的氢气储运方式,主要通过长管拖车和管道运输两种方式。


在长管拖车上,我国常用的储氢罐压力位35MPa,与国际主流的70MPa高压储氢罐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


在管道运输上,我国的输氢管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20年仅有100公里,而美国已有2500公里输氢管道,欧洲有1598公里。


目前我国正不断建设氢气管道工程,并探索利用天然气管网输氢的方式。


制约氢能源产业发展另一大因素是成本问题。


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的制氢方式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氢,国外是用天然气,国内是用煤炭。


2.png


利用化石能源制取的氢气,我们称之为“灰氢”,这种制取方式的碳排量较高,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尤其是煤炭制氢。


为了实现环保的目标,大家会想到利用碳捕获、碳封存技术来处理制氢过程排放的碳,这种氢称之为“蓝氢”。


但这会大大增加制氢成本,据机构测算,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的成本分别为11元/kg、18元/kg,如果使用了CCS(碳捕捉和储存)技术,成本将增加至20元/kg、24元/kg,分别上升了81.8%、33.3%。


3.png


实际上,真正实现零碳的氢气是“绿氢”,它是利用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


但这种制氢方式成本更高,按照平均工业电价0.6元计算,产氢成本约为40-50元/kg。


据机构估算,当电价低于0.3元时,电解水制氢成本与其他工艺路线相当。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光伏度电成本在0.3-0.4元,午间光伏的“谷电”成本还要更低,青海等优质资源地区已降至0.2元。


总体而言,光伏制氢是最具潜力的电解水制氢方式,目前已经初具经济性。


另外,有消息报道,全球首例太阳能大规模制氢在日本试验成功,未来其他地区有望跟进。


02、持续获政策支持


氢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正如此前的光伏发电、风电一样。


我国早期氢能政策比较少,在2019年两会期间,氢能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氢能发展热潮。


在2019年,我国有36个省市出台氢燃料产业规划,到2020年9月份,规划的城市已经升至60个。


4.png


2021年11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到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有多个省或直辖市发布了十四五氢能产业链相关政策。


其中,北京在《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到,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河北在《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培育国内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5.png


而近期又有消息称,国家层面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出台,这对氢能产业将是一个重大鼓舞。


03、产值或达12万亿


那未来氢能产业的前景如何呢?


据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当前我国氢气产能约每年4100万吨,产量约3342万吨,是世界第一产氢国。


《白皮书2020》预测,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实现平价,氢气年需求量增加至3715万吨。


到2050年,氢能需求将达到近6000万吨,氢能源比例从2019年的2.7%增至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6.png


加氢站方面,2019年我国仅有23座,2020年为127座,其中在营81座,内部实验站13座,代运营32座,暂停运营1座。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我国在2025、2035年加氢站的建设目标分别提高至1000座和5000座,燃料汽车保有量目标分别为10万辆、100万辆。


7.png


《白皮书2020》预测到2050年,我国加氢站将达到10000座,燃料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固定式发电装置2万台套/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550万台套/年。


04、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最后来看看氢能产业链和投资机会。


产业链包括上游制氢、中游储运氢、下游用氢等众多环节。


8.png


上游制氢方面,电解水制氢是未来主要看点,相关的电解槽等设备需求量会提升,目前在该领域布局的有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宝丰能源等。


隆基股份:在无锡建设电解水制氢设备基地,该项目投资总额3亿元,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年产1.5GW氢能装备的能力。


阳光电源:于2021年4月推出国内首款绿氢SEP50PEM电解槽,功率250kW,是目前国内可量产功率最大的PEM电解槽。


宝丰能源:公司开工建设的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


在储运氢领域受益的公司主要有气瓶制造研发企业京城股份、富瑞特装、中材科技等;储氢瓶核心原材料企业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


下游的加氢站企业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厚普股份等;压缩机企业有开山股份、冰轮环境、雪人股份等;氢燃料电池企业亿华通、潍才动力等;整车制造企业有上汽集团、福田汽车、中通客车、宇通客车等。


9.png


(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17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