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攻3日想过3400,难道想用算力、创新药挑大梁?
今天创业板指又涨了,1.36%的涨幅看着挺喜人。创新药、算力硬件这些板块轮番表演,未名医药、胜宏科技这些股票涨停的涨停,创新高的创新高。表面上看,市场一片祥和。
但你知道吗?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市场背后,机构们正在干两件事:一是通过试盘找出未来的龙头标的,二是悄悄调仓提高持仓的安全边际。这两件事,决定了接下来行情的走向。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我们普通投资者怎么才能知道机构的真实动向呢?看走势,看业绩当然是很难的,哪些往往是机构做出来或者说出来,有意让普通人看到、听到的。
但好在量化模型日臻成熟,有很多都能通过比对交易,来分析清楚机构的动作。这样,哪怕是同样的调整、震荡背后,完全可以看清不同的机构交易特征。
通过特定的量化分析工具,我们可以观察到:
机构博弈的具体情况
机构目前的态度
市场情绪的变化
这些都不是靠看K线图或者听消息能得到的。就像X光机可以透视人体一样,量化数据可以透视市场的真实状况。
一、政策利好背后的资金博弈
就比如说,创新药板块最近很火,国家出台16条措施支持发展。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政策利好只是表象。真正决定股价走势的,是资金的态度。
就像我观察到的,有些创新药个股出现了明显的"游资抢筹"现象。这不是什么神秘术语,简单说就是各路资金在争相买入。但有趣的是,这些被抢筹的股票往往不会立即上涨,反而可能调整几天。
为什么?因为机构不会坐视自己的筹码被游资拿走。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打压股价,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看到抢筹信号时,不是立即跟进的时机,而是开始密切观察的时候。
二、算力硬件的另一面
算力硬件板块也很热闹,PCB概念股表现亮眼。国盛证券说这是AI服务器需求带动的。但我要说的是另一个角度:这个板块里有些股票此前经历了"震仓洗盘"。
什么是震仓洗盘?就是机构通过反复震荡来清洗浮筹。从量化数据看,当"机构库存"数据叠加"空头回补"数据时,往往意味着震仓接近尾声。这个时候,大多数散户会误以为行情要结束,殊不知这恰恰可能是调整的低点。
经过这么多年观察,我发现好股票无非两种:一种是抢出来的,一种是洗出来的。
抢出来的好股票,就像前面说的创新药个股,各路资金争相买入。洗出来的好股票,就像那些反复震仓的算力硬件股,机构在悄悄收集筹码。
关键是要透过表象看本质。政策利好、行业前景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资金的实际动向。而这恰恰是普通投资者最难把握的部分。
具体普通人该做的功课我下面列一下
警惕“新闻滞后效应”:当利好见报时,机构可能已进入派发阶段;
用数据透视震荡本质:同样是横盘,有的是蓄势待发,有的是主力出逃;
建立自己的观察清单:通过量化工具持续追踪资金博弈痕迹,比追逐热点更有效。
声明:本文所涉案例及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仅作交流探讨之用。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任何冒用笔者名义都是骗子,请读者务必提高警惕。若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