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指数都在新低,沪指新低还远嘛
各指数都在新低,沪指新低还远嘛
声明:本文归玉名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可加。玉名没有任何的Q群、圈子、QQ、微信等,也不提供任何付费指导或付费荐股,只要有人加您,无论QQ,还是微信,直接拉黑或报警。股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永远别想不劳而获。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沪指也开始回补印花税缺口了,而与此同时,大量指数都在创新低,创业板、深证成指、科创50等,而中小板、中证1000等距离新低也就是一步之遥,沪指,尤其是上证50距离新低还有段距离,但都在新低的过程,他们新低还远吗?在之前就介绍过,印花税这样的因素,哪怕是有过市场涨停的,最终都是新低,毕竟市场下跌绝不是因为印花税高,这是肯定的。不针对市场核心问题进行对症下药,那么市场自然是“悲观+失望”因素的持续蔓延,新低也就成为了必然。更关键的是,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不短的时间。
如今市场最大的因素是融券做空机制的导致的各种不公平,市场缺乏了公信力,本来大家还认为管理层会纠偏,没想到管理层认为这是合理的,这样市场彻底从失望转向绝望,量能持续低于6000亿元就是典型。实际上,以前的机构拉高股价,最起码前期还要有建仓期,得用真金白银买入,可现在直接融券没有建仓期,无迹可寻。机构砸盘做空后反手买入平仓赚取差价!所以现在是机构对游资,股民高手、散户通吃,这种套利利用制度漏洞,监管措施对于他们来说形同虚设,所以单一选股是永远不可能战胜机构的,必须更换盈利模式才行,躲避这样对手盘的博弈。
对于外资的诸多言论,其实很多时候还是讲逻辑的多,也有的时候偏激,但相比于国内机构,还是理性很多,并没有那么多的情绪因素。而从投资者角度,还是各讲各的理由,思考其中符合逻辑的因素,为我所用。我们永远不能管外部怎么说,还是做好自己,让策略更加合理,活得久,这样才会有提升。今儿微博订阅文章《看懂媒体观点中陷阱与门道的方法》做了分析,如今有一些股民找到2018年的文章和经历,感觉非常有用。如今2023年也是一个困境,很多事儿都很像。当时我怎么说,怎么聊,其实都不如股民自己经历一次来得可靠,以后这样的经验也会反复使用,别人的经验无法在自己身上有体会,只有自己实践后,感悟了才能成为自己的,如今很多股民也都是如此。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