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市值前十五公司演变背后的故事,传统产业落幕,新兴领域正在上演

格隆汇·港股那点事格隆汇·港股那点事 2020-11-30 23:39:11 3459
分享到:

作者 | 贰师姐

指导 | 沽民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 编者按: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鸣锣开市;12月19日,上海交易证券所迎来敲钟时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从23亿到现在的约80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从8家增至4000余家,投资者开户人数达1.6亿人……三十年间,A股缔造了一座里程碑。

三十年,世事变幻;三十年,沧海桑田。车轮滚滚向前,市场在不断更变。站至这个节点,回望中国股市30年的曲折历程,纵然有万般不尽人意,但万物皆有规律可循。为此,格隆汇倾心推出#A股三十年#系列,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股市的起落浮沉,在不断求索中,一路兼程、无惧风雨。

本文是本系列第六篇”


80年代,当时的中国,还处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市场经济开始萌芽,一些企业为了摆脱经营困境,自发地实行股份制,发行股票。

1984年7月,北京天桥发行股票,成为第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股份制的出现,不仅利用民间资本为企业带来资金活力,也为后续资本市场铺设道路。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各地股份制企业不断涌现,1984年11月,改革开放后公开发行的第一只严格意义上的股票——飞乐音响有限公司股票就此诞生,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序幕。

大量股票的出现,推动了交易、转让和买卖股票的需求,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交易;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图片来源:网络

回顾A股30年的发展历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从最初的8家增长至4083家,总市值达到84万亿。前十五大市值的公司亦随着A股发展不断更替,其背后实则反映出30年以来整个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本文截取A股30年以来的三个时间节点市值前15公司的数据,探讨30年来中国经济结构演变背后的成因及过程。

1

第一个10年——洪荒时代

(1990年-2000年)

90年代,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严重产能过剩及泡沫经济导致弊端开始浮现,当时的美国,在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工业产能利用率曾下降到80%左右。

这些发达国家在面临生产过剩的僵局时,开始压缩部分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迫切,又因廉价的劳动力,在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具有一定竞争力。

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恰好,我国正处于经济起步阶段,以保证供应的基础产业如化工、电力、建材、交通、冶金和农业亟需发展。由此众多钢铁、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涌现。

在1990-2000年期间,共有947家公司上市。在前十五大市值公司中,钢铁、石油化工、采掘、电力等传统产业占据绝大部分席位,其中钢铁占据3席,分别是宝钢、马钢、首钢,总市值达669亿元、258亿元、234亿元。

昔日,荣登A股总市值第一宝座的宝钢股份,已于2017年2月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组建成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中国宝武实现钢产量9522万吨,跃居全球第一,营业总收入5566亿元,利润总额345亿元。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其自身的努力,亦是时代造就了宝钢。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式开始。同一天,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宝山,宝钢一号高炉打下了第一根钢管桩。

要知道,1973年,日本钢铁产量超过了1亿吨,而全中国仅有2000多万吨,在那个国家亟需提高钢铁产量的年代,宝钢的诞生引起当时社会的轰动。

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基石,从购买设备到建成,宝钢三期总投资近千亿元,远超当时大大小小的基建项目投资额。经过漫长的7年建设时间,直到1985年,宝钢一号高炉点火宣告投产成功,二期工程也于1991年6月建成,三期工程2001年12月以马迹山码头建成而完工。

图:宝钢一号高炉点火仪式

来源:网络

为了扩大规模,宝钢将目光转向资本市场,开启了其一波三折的上市之路。由于2000年上半年国际钢铁股的市场形势发生逆转,标普500指数的钢铁成分股指持续下滑,使得本打算先在海外上市的宝钢被迫改为国内上市。2000年12月,宝钢终以762亿市值上市,挤掉了排名第一的浦发银行。

尽管在当时,钢铁股在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但随着经济发展,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日益凸显,就在进一轮供给侧改革牛市中,宝钢市值从2016年2月的800亿元上涨至2018年8月的2500亿元,但最终,钢铁行业的夕阳属性决定了其未来的成长空间不会很大。

目前,曾位列15大市值的钢铁公司,宝钢市值仅较上市之初增长了一倍有余,为1445亿,而马钢、首钢市值仅剩216亿元、223亿元。而其他传统产业个股,如粤电力A市值腰斩,只有198亿元,申能股份市值剩270亿元。

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将各种生产资源再分配的过程。换而言之,传统产业的落幕,意味着其他新兴行业即将上演。

2

第二个10年——博弈时代

(2000年-2010年)

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资本市场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股权分置矛盾爆发到股份分权改革,再到2年牛市随金融危机而破灭,无一不牵动人心。在此期间,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947家增加至1978家上公司,总市值增长逾六倍至30.66万亿。

继浦发银行1999年挂牌上市之后。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先后上市。为了配合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自2004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也在寻求“浴火重生”之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这些巨无霸就是这个阶段集中上市。

直到中石油的上市之前,A股前十五大市值均被银行、保险等大金融股所占领。

2007年11月5日,一个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的日子,中国石油高调登陆A股市场。就在那天,中石油总市值达80456亿,是排名第二的工行3倍,而当时整个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只有407823亿元,占比约20%。

谈及中石油,A股似乎可以出一本段子集,从最初的“炒股不如中石油,十年炒股也枉然”到现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我站在中石油48元之巅,眼含热泪向山下俯瞰”、“中石油股价还不够买一升油”......

谁也没有想到,上市首日其股价最高冲至48.62元/股,即是后续13年里的最高价,总市值一路跌至7760亿元。

在中石油的带动下,中国石化、中国神华这些能源股也纷纷提近上市日程,直到2010年末,A股市场形成以银行保险为主,能源股次之的总市值TOP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仅有贵州茅台一家消费类公司排名第14,市值不到2000亿元。

历史经验来看,每轮金融危机的出现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石油危机也悄然出现,国际石油价格经历了暴涨暴跌的大起大落。油价自2003年起在经历了连续五年的高涨达到历史高峰147美元/桶之后,2008年7月开始大幅下跌,最低跌至2009年初的34美元/桶,随后又回到70美元/桶左右。

在此背景下,中石油泡沫的破灭,能源股的黄金时代也逐渐结束。

3

第三个10年——新兴时代

(2010年-2020年)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由于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吸纳能力下降,叠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以出口驱动增长的经济模式疲态尽显。而以基建地产投资为主的发展模式也在近年被认为是难以持续。

因此,国内经济增长模式从重视出口、生产和投资逐步向重视消费转变。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中国GDP总量由2008年的31.92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9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8万元增加至4.2万元。

在近十年,随着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对国内经济起到“正循环”的作用。而消费类公司也在这阶段如雨春笋,消费升级趋势为这些公司奠定了扎实的业绩基础,是支撑消费股上涨的动力。

自2010年底至今,整体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食品饮料(193%)、医药生物(183%)、电子(175%)、计算机(161%)、国防军工(123%),若以2008年10月28日沪指1664点作为起点来看,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十分可观,区间涨幅达645%。

个股层面上,在近十年,多只消费类个股跑进市值前15名单之中。其中贵州茅台已超越工商银行,以2.25万亿市值登顶A股市值榜首位;五粮液市值由2010年的1448亿元增长至1万亿;美的、海天味业也跻身进入,分别位居第11、第13位。

如今的贵州茅台作为白酒行业代表,更是被视为A股中“不灭”的神话。想当年,贵州茅台乃至整个白酒板块也曾遭遇危机。

早在2012年,媒体爆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之后,白酒板块市值当日蒸发超过320亿元。此后,塑化剂事件叠加三公消费禁令,成为白酒行业转折的导火索,直至2014年,白酒行业才初有起色。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正因塑化剂事件发生,加快了白酒行业内部整合,留下的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玩家。直至今日,茅台之后,五粮液封神,整个白酒板块依然是A股最为“信仰”的地方。

在前15大市值中,除了金融、消费外,代表新兴科技产业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亦进入其中,分别以5894亿元、5025亿元市值排名第12、第15位。

宁德时代自2011年从ATL独立出来后,短短10年时间,凭借优异的电池性能和稳定的品质控制,从一个全新公司做到了全球动力电池第一的地位。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宁德时代占据51%,排名第二的比亚迪17.31%。

除了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外,自身研发创新投入是支撑宁德时代的根本力量。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约30亿元,占营收的6.5%。

宁德的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国内科技创新企业正在崛起,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产业结构加速转型。

过去,中国新兴技术产业一直落后于全球,尤其是以欧美、日韩为主的发达国家。

一方面,因为这些科技创新型企业有技术,但缺乏资金支持。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就诞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其中包括新浪、网易、搜狐等。但由于不符合当时中国股市的上市条件,迫使他们远走他乡相继在美国上市。

反观美国,1971年,美国为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率先创立了创业板纳斯达,在之后的40多年里,科技与资本紧密的结合发挥作用,纳斯达克先后孕育了苹果、谷歌、特斯拉等世界级科技巨头。

另一方面,国内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技术型人才。在过去,国内科技制造业企业多数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为之所用,或仅做代工生产为主,很少有企业愿意花大量资金投入去研发新技术。此外,研制新产品新技术费时费力,获利周期被拉的很长,以芯片研发为例,从投产到上市至少要经历6-7年时间。这对于当时急于成长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条极具挑战的道路。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开始意识到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方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此外,在中 美 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也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可以看到《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等等重要政策方针,无一不在助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资本市场改革来看,科创板、注册制等一系列政策都在放宽融资条件,支持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借鉴美股发展经验,不妨大胆的预测,下一个10年有更多消费科技龙头公司将取代银行保险,跻身进入前15大市值名列。

4

尾声

十年一轮回,每隔10年都将经历一轮经济洗牌这似乎是经济学界铁定的规律。

30年以来,每一个经济产业结构都是随着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在任何产业结构较大的转型过程中,危机经常是打破均衡的最好时机。产能过剩、经济危机、贸易摩擦等等,既是危又是机,加速产业整合转型,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A股风云跌宕的30年里,前15大市值公司结构从最初的传统重工业,到金融能源,再到消费科技。这一演变过程,恰能反映出30年以来,处于不同经济阶段的中国经济结构由基础建设向服务业、科技创新转型的过程。

如今,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不断地在中国崛起。如果能成功应对这一技术革命,中国将科技领域弯道超车,重塑全球创新版图。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17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