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财经号下载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在无人店购物拿完就走!问题是:你更看重体验还是隐私?

财经号APP
苏宁金融研究院苏宁金融研究院 2018-03-19 11:20:27 1645
分享到:

原标题:在无人店购物拿完就走!问题是:你更看重体验还是隐私?

近几年,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图像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景中。去年高德纳(gartner)发布的新型技术成熟曲线图表明,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新兴技术目前处于技术炒作的最高点:

国内有多个从事图像处理的独角兽公司,如商汤科技、旷视、云从科技等,他们都在人脸识别上有着较为深厚的识别技术支撑。

说到商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国内的人脸识别商业应用围绕着“核身”和“支付”这两个核心使用场景。目前国内的苏宁无人店、阿里在杭州的“淘咖啡”都将基于人脸识别的支付场景嵌入到了各自的业务领域。

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今年亚马逊Go无人店的正式开放,给了大家一个不一样的购物体验。整个购物流程没有刻意的人脸识别,用户在下载app注册登录后,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店(且允许多人使用同一账号组团进店购物),进店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各种感应器(如货架的重量感应器)会全程监控你的购物行为,并在你拿下商品的瞬间,识别你的购物行为,生成实时账单,出门后,自动汇总所有账单,实现“线下购物,线上生成账单”。在整个购物过程中,客户是做到了无感知付款出门,当然,前提是客户有亚马逊APP账户,账户里有钱支付。

通过对比亚马逊无人店和国内无人店,我们发现国内的应用场景更像是一个单点技术嵌入到现有的购物流程,而亚马逊的技术则是一系列技术的系统集成创新。

比如,亚马逊无人店的生鲜商品上都有打印的机器识别码,顾客在拿起商品时,摄像机快速地扫码商品上的机器码来快速识别商品的种类,对非生鲜类商品则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形状、颜色等)和重量感应设备、压力感应设备等传感器反馈信息结合起来判断;顾客在放错商品时,摄像机在扫描放下的商品时,也能快速通知店员有商品的位置放错了。

再比如,亚马逊无人店货架的重量感应设备,能做到商品在被拿起时,结合客户的动作识别、商品扫描识别,通过多维度数据综合实现对顾客拿起商品的动作确认、商品类别确认等等。

可以说,亚马逊无人店中采用的顾客识别技术(不仅仅是人脸识别),贯穿整个购物流程,而国内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负责“核身(进门)和付款(出门)”两个阶段。

亚马逊无人店模式有多好?

那么,国内无人店和亚马逊无人店这两种模式,那种体验更好?

下面从两个维度来说明一下两者的差异,由各位看官来对比一下:

(1)国内的无人店,在核身阶段,增加了一个人脸识别的功能,在支付环节替换了原有的支付手段;而亚马逊无人店则是全程记录顾客的购物行为,在拿起商品的同时,产生账单,在放下商品的同时,取消账单。整个购物流程将传统的三步操作:商品放置到购物车——购物车商品放到收银台——结账,缩减为两步:拿起商品——结账,这个结账还是系统完成,客户无感知。

(2)国内的无人店只能通过支付记录用户购买了哪种商品,而亚马逊无人店全程记录用户在购物过程中的行为,能够更全面的了解顾客的喜好(如在哪些商品区域停留的时间长,购买商品时是否有犹豫)等细节信息,更有利于对顾客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后续的精准营销。

从客户体验和使用价值两个维度,亚马逊的无人店模型更为优秀,但是需要的技术门槛也更高,这一点,可以从它5年的研发、14个月的测试后才正式推出商用无人店看出。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亚马逊无人店的购物流程,你会发现,亚马逊无人店的系统包含了:人脸识别、手势识别(取货、放回)、甚至可能包含基于多摄像头网络和多目标顾客的行为追踪技术(天花板上密布的摄像头)、商品识别、管理员辅助功能(顾客放错商品后,系统对店员有提示)等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

血拼的你,更看重体验还是隐私?

既然对顾客行为的记录如此详细,那亚马逊的无人店模式会在各种大型商场铺开吗?

我想短时间内还是不会的。

原因在于:目前亚马逊无人店的人脸识别系统和商品识别系统等对顾客的人员识别和商品的识别在计算能力上是有限制的,人员越多、空间越大、参与的血拼活动越多,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会越大,甚至会影响到系统的实时性,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的无人店基本上只有167平方米的原因。换句话说,目前的技术在保证实时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应该只能支撑小范围面积的店铺。当然,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大型商场将有可能落地该种系统。

不过,科技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更好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让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商家面前,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觉得是隐私更重要,还是血拼的体验更重要?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郑清正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k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