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财经号下载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中国债务和楼市泡沫结局大猜想!

财经号APP
不会游泳的鱼不会游泳的鱼 2018-06-13 08:34:24 5158
分享到:

《大话西游》剧照

周末在家休息,龙翔电影台在放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罗家英的一段经典歌曲《only you》给了我一个激灵,特别是歌词“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在这场看似无解的债务和泡沫大戏中,谁背了黑锅,谁去送死,谁又能“违背”规律在背后导演这场大戏,最终还可以顺利回到“拼全力为众生”的取经之路吗?我们来一起分析看看。

1、先说债务问题。

首先做个梳理,都说中国债务问题严重,可中国债务构成有哪些呢。一般来说,负债分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三个部分。

那么他们各自负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政府负债:名义40万亿,算上隐性债务预计在65-74万亿左右(中信数据);

企业负债:90万亿(标普数据),央企负债率91.8%,国企负债率74.5%,民企负债率54%;

居民负债:截至到2017年底,居民部门存款68万亿,贷款47万亿,盈余21万亿;

逐一分析一下:

1、政府负债:从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开启的4万亿刺激开始,一直到现在,主要是地方政府,政府负债已经达到65-74万亿,2017年中国的GDP总量是82万亿,负债率高的吓人,当然官方宣称政府负债率不到40%,原因你懂的。

2、企业负债:标准普尔给的数据,中国企业的债务率是1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0万亿),比美国13.1万亿美元还高0.9万亿美元,央企资产负债率91.8%,应该说基本上资不抵债。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74.5%,民企54%,世界上经济学家统一的认识企业债务超过50%就很危险,我们都超过了,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起来民企。

3、居民负债:2017年居民部门存款68万亿,贷款47万亿,存款余额只有21万亿,除以14亿人,每人只有1万5,当然不排除有其他理财方式,但是央行公布今年4月单月居民存款储蓄就少了1.32万亿,菜场大妈都知道钱去了哪。

这帐目看起来,没别的办法了,只能印钞票抵消债务了。

以前按照外汇占款来印钞早就行不通了,外储不过3万亿,也就不到20亿人民币,你知道这几年中国印了多少钱吗?

看个数字:200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只有47.5万亿,而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70万亿。中国M2于2010年超过美国,2012年超过欧元区,并于2018年超过美国和欧元区之和。

地方政府和企业都需要钱,但货币还能继续按以前的速度印下去吗?显然不能了,怎么办呢?

面对这些天额的债务,解决起来也没有别的办法,无非是三种:

1、政府债务:继续借新还旧,搞庞氏把戏,不然还能怎么办?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都说了,地方政府欠的债没有一个想还的;

2、企业债务:要分好亲疏,央企国企是亲儿子,必须力保,什么债转股、供给侧统统搞起来,甩包袱兜底也要做大做强;民企呢,交给市场去处理,该违约的就违约,该明斯基就明斯基,自求多福吧。

3、不能忘了群众:还有一条债务转移,14亿人分下去也没多少,150万亿的债务,每个人才10万块,用什么转移呢?房子。而且转移给个人的好处在于,我们没有破产制度,债务是终身的,一直到肉体消灭为止,看看近期北京一家三口的新闻就知道了。

所以,在没有生产力巨大提高的前提下,在没有特别大的外部压力下,债务只能通过这三种办法化解,民企和吃瓜群众也别叫苦,谁让你们含量低呢?

2、再来说说房子。

房子不是用来住的,也不是用来炒的,从更高和更深远的角度来看,房子可能是用来转移债务的。

你不信?那我跟你讲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棚改。

前几天看新闻,说中国房价过万的小县城已经超过100个了,什么概念,像这些人口净流出,也没有产业支撑的小县城,它们在15年之前房价不过3000出头。

这种有些违反经济规律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我给大家捋一下逻辑:

国家撒钱给地方政府进行棚改 → 农民拿到钱产生买房需求 → 楼市预期变好房价上涨 → 炒房客纷纷涌入 → 政府抓住机会卖地收税 → 赚到钱还给国家 → 剩余的填地方债窟窿 → 炒房客紧急寻找接盘侠 → ……

这真是一波绝妙的设计和操作,可能也只有在中国才能做的成,国家的钱在地方政府和拆迁农民手里走了一圈,重新回到国家手里,但是政府的债务却减少了。

你说最后出钱的是谁呢?自然是后知后觉的接盘侠和当地没拆迁的刚需。

不信的话,再来看一组数据:

15年这一波楼市上涨已经创造了23万亿的购房支出,直到现在还在继续,2018年4月单月居民储蓄就少了1.32万亿,大部分钱都跑到楼市付首付了,如果再算上70%的信贷支出,数额很吓人吧,他们都去填债务这个大窟窿了。

其实不只是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也搞得很热闹,人才大战、摇号大战,茶水费、号子费、诚意金,听说杭州深圳光诚意金都超过500万,南京为了全款买房把钱宝网都弄崩盘了。

可以说二线这一波操作的主角是土豪,动辄都是几百上千万的操作,一个号都能卖到50万,这是土豪们在赚楼市的最后一个铜板,他们站在国家的对手盘,打赌国家还要放水不敢降房价。

但是他们在国家眼里何尝不是一块肥肉,十年的楼市黄金期,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也是时候给国家出把力了,你看看前段时间海南的“关门打狗”一下子打了6000亿;昨天的最新消息,杭州终于放风要限卖了,门就要关上了,还逃得出去吗?

这就是用房子转移债务的路数,不管是刮贫民,还是斗地主,门一关放出一只房地产税的恶狗,大家都一样。

3、锁住泡沫

从内部因素看来,房价短期内是不会降了。买了房子的不过是纸面财富,不能让他们变现,因为房子的钱都在还债呢?锁住泡沫是一定的。

买不起房的该怎么办?

昨天深圳房改去参考一下,远一点雄安新区度娘一下。所以,我们这才恍然大悟,领导们说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说的是这些新建的保障房、人才房和租赁房。之前的房子还是需要炒的,不然怎么转移债务。

保障房、人才房一般人享受不到,原因你懂的,这是典型的计划福利,要享受的话得看含量够不够,否则申请也不容易。

我比较关心的是租赁房。按照领导以往的讲话,产权和使用分离,我认为大概率会学习“新加坡+德国”的租房模式,怎么说呢?

新加坡是国家建设租赁房提供给人使用,德国是私人房屋做租赁使用,中国的方案是“国家建一部分,私人提供一部分但是由大平台进行整合”。

那房租会涨价吗?

在中国房子靠现在房租收益根本无法回本,如果楼市真的限卖,同时提高租房含金量租购同权的话,可以肯定的是房租一定会涨。

另外,国家一直试点的REITs,把未来几十年的房租收益打包成证券发售,用来解决开发商和银行债务问题,你说投资者会不会希望这个REITs收益率高一点呢?如何高一点,涨房租咯。

买房的人要为国扛鼎,看来租房的人也逃不掉。

4、最后说说楼市泡沫的问题。

在没有外部特别大压力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在房子限卖多年、租房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之后,特别是房地产税接棒土地财政,伴随着实业回归和货币紧缩,房子的金融使命就走到尽头了。

那时候房子降价是一定的,期间肯定会伴随一些资金链断裂抛售的阵痛,但是都不影响大局,这就是国家制定的楼市“慢撒气”的策略。这个时间点大概在哪?要看国家部署的速度,我想最多不会超过十年。

但是外部情况会影响慢撒气策略的执行,那就是美国贸易战。

美元剪刀、石油大棒,向内输入通胀,朝外抽取资金,一旦我们系统承受不住,不管是应对通胀的加息,还是应对经济下行的放水,都会让楼市泡沫加速破裂。

对于楼市泡沫,你是想稳妥地“慢撒气”呢,还是壮士断腕快点破裂?

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

最后,回答文章最前面提出的问题,在国家导演的这场大戏中,群众无疑是背了大锅,杠杆加的太多的企业和炒房客去送了死,希望这些牺牲可以换来楼市泡沫“慢撒气”,并最终反思这些年来的政策,回到“拼全力为众生”的治国之路,这样的牺牲才值得。

延伸阅读:这场债务崩盘,必须死一批!

1

嘣嘣嘣

最近财经圈流行一个段子:

“少年,你有没有听过嘣嘣嘣、嘣嘣嘣……”

“什么嘣嘣嘣嘣?”

“嘣嘣嘣就是,天房崩,天房崩完,环保崩,环保崩完园林崩,园林崩完华信崩……”

没错,说的就是最近频繁上演的违约潮。现如今不仅普通老百姓摸不着头脑,心里充满恐慌,就连金融从业人员,也是人心惶惶“我上次对接的那个产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呢”

自4月中旬以来,信用债市场像着了魔一样,违约事件接连不断。大家都在担心一件事,违约会不会扩大化?政府对待违约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到底是“放水救一波”,就像2014年那样。还是强忍着“债市违约常态化,整体风险可控”“ 违约个案不改债市稳健大局”。

如果是前者,后果是什么,你懂我懂炒房客更懂。如果是后者死扛,那么我们即将看到的局面,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没有大水漫灌了;

坏消息是:我们迎来了违约常态化。

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2

违约常态化

什么?才刚刚开始,就这已经吓的市场颤三抖了。

今年以来,违约案件陆续爆发,我们发现这次的主体蔓延非常广,从原本信用度极高的的上市公司主体,到隐形的地方融资平台。

关于债市违约的看法出现一些悲观情绪,不时出现“违约潮”“爆雷”等一些夸张说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违约,只是洒洒水啦。

作为信用债融资主板市场的银行间市场,信用债违约率处在相当低的水平。从数量看,年初至今新增的债务融资工具违约主体仅有4家。从规模看,年初以来共有71亿元债务融资工具违约,仅相当于2016年同期143亿元的49%。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32万亿元,违约率为0.2%,扣除已延期兑付或重整完毕的债务融资工具,违约率为0.15%。

中国的违约率处于偏低区间,如今爆发的违约事件,也确确实实是个例。只不过今天的案件里,上市公司的占比过高,名气大,传播力广而已。

说实话,这点违约,根本不应该是大家关注的重心,甚至什么违约潮引发的房产崩盘,政府破产,更是白日做梦。

这件事,带来的真正影响,是我们看到了,政府在打破刚兑上的决心。每个人都要用心去想,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你自身利益,是好事还是坏事?你自己处在怎样的位置?

违约“常态化”,将重新定义市场的信用风险溢价,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是好事。

但让市场选择,出清换血。简单几个字后面,可关联着大家的投资本金。

3

必须挂掉一批

这次的违约潮,我们发现和过去不一样,高层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就是必须死一批。

我们分析本轮违约的真正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1、 经济下行,还款能力弱;

2、 市场面资金紧。

但是,很难说是这些因素的根本性影响。而且今年以来,至少一季度的数据显示经济仍保持强劲的增长,经济并没有明显收缩。市场资金面虽然偏紧,但配合降准,债券市场年初还出现过小牛市。整个债券市场是安全的。

观察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指标来看,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或7天拆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资金面并没有太紧。利率小幅上行并不是导致当前违约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轮违约不能怪经济下行,也不能怪经济周期,更不能完全归咎于利率因素。

那原因在哪呢?我们通过光大证券梳理的企业融资渠道,能够清晰的看到:主因来源于全面的金融监管、行政去杠杆。


所有的融资渠道,全部被政府一道道的管起来了。非标(主要受资管新规的约束)、股票质押、融资租赁等各个方面全面收紧,这导致了在过去状态下可以找到钱的模式,现在不灵了。

本次所谓的“爆雷”,更多地是由于“金融强监管”以及“政府债务强监管”所引发的广义信用收缩。并且在发行人的不合理应对下,以及市场投资者恐慌情绪的推动下,形成了“信用收缩——违约”的闭环。

中央的三大攻坚战里,第一条就是防风险。监管刚性化是未来的趋势,这一点,不会因为市场有人哭就会改变。


甚至可以说,这也是政府迫切希望看到的。僵尸企业出清,可不是说说的,必须死掉一批。不死行不行?不行。

这些都是早就写在文件里的东西。近期发布的《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强调:

“要有序处置债券违约风险。”

监管层坚决处置风险的决心没有动摇,稳妥处置风险的耐力和定力也没有放松,业界主流看法都支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提升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毕竟,有些人挂了,是为了其他人更好的活着。

来源:假装懂点金融

·END·

展开全文k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