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维稳再放大招,解码资本深改五大举措,市场人士:未来可期
2018年转瞬过半,资本市场在面对内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之时需要监管层明确改革方向,稳定市场预期。
记者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证监会近日分别召开党委会和主席办公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形势分析和各项工作部署的要求。会议指出,要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该信息,证监会近期召开的会议研究部署了五大需要重点推进和抓紧落实的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发行审核和并购重组监察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完善并坚决实施退市制度。
二是加大相关基础性制度改革力度。抓紧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促进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投资价值。鼓励包括国有控股企业、金融企业在内的上市公司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强化激励约束,更好服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推动落实好公募基金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账户试点工作。
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动证券行业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落实落地。抓紧推进沪伦通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统一准入标准,放宽准入条件,扩大境外资金投资范围。
四是全面提升投资银行服务能力。对于相关金融机构提出的整合投行类业务与机构、设立功能突出的投行实体的申请,结合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积极予以研究推动,努力探索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银行。
五是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继续加大稽查执法力度,提升监管科技化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探索完善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开展证券支持诉讼示范判决等维权法律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较疲弱的市况下,证监会表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向市场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
一方面,近一个阶段以来资本市场坚持的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格退市制度、稳步扩大市场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不会中断、不会停止、不会转向;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基础性制度的改革力度,多渠道扩大市场资金来源,推动提高券商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带动市场功能更好发挥、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证监会昨日宣布的五项举措,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
其中,证监会着重强调的“抓紧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和“鼓励包括控股企业、金融企业在内的上市公司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在当前股市低迷时期,通过制度完善和政策激励,将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利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鼓励上市公司回购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由于上市公司更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回购将会提振上市公司股价。
在过去3个月中,已有不少蓝筹股被重要股东连续增持。根据李大霄的统计,在市盈率低于20倍的蓝筹股中,5月重要股东增持金额为85亿元,减持金额为75亿元;6月增持金额为40亿元,减持金额为39亿元;7月增持金额为33亿元,减持金额为22亿元。
扩大对外开放也是证监会下一步的工作要点,证监会特地表示要“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
分析人士表示,5月31日A股已经被纳入MSCI指数,并迎来了上千亿元的外资流入。而根据此前的统计,全球跟踪富时罗素指数的基金规模逾1.5万亿美元,如果A股被纳入其中,即使初始权重为5%,带来的增量投资资金也相当可观。
在业内人士看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为A股切切实实引来增量资金。杨德龙表示,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在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此次将会进一步吸引外资关注A股。经过持续调整,目前A股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域,外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不大,后续外资流入A股仍有较大空间。
“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为A股引入源头活水,稳定市场预期,对于改变当前市场信心匮乏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杨德龙说。
申万宏源研究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则表示,管理层明确表态要加快改革,随着后续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将给市场带来持续的正面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较疲弱的市况下,证监会表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向市场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
一方面,近一个阶段以来资本市场坚持的新股常态化发行、严格退市制度、稳步扩大市场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不会中断、不会停止、不会转向;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基础性制度的改革力度,多渠道扩大市场资金来源,推动提高券商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带动市场功能更好发挥、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