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安全等级升舱,滴滴将如何刷新网约车安全行业标准?
网约车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而今年的关键词无异于是安全,两起恶性事故让滴滴进入以安全为核心的全面整改,近期组织架构的大调整,更是从组织上进行持续强化。
其实,数据已经证实网约车比出租车更安全。此外,虽然前几年也有其他网约车平台曾经以安全为主要传播概念,但真正在对数千万级交易平台的安全系统的升级改造,目前还是滴滴探索得最远。
这种对一个目标的集中突破,未来所能锻炼出来的能力,有望刷新网约车行业的新标准。就在当下,滴滴的安全策略、产品已经成为行业追随的目标。
一、滴滴的变革与重生
痛定思痛。一场自上而下的巨大变革正在滴滴的内部有条不紊地展开。12月5日,滴滴发布员工邮件,宣布了组织架构升级,其核心业务和多个部门都将进行了合并、调整。根据滴滴的内部信,滴滴架构调整主要涉及到以下六个方面,来谋求未来长期发展之路:
①升级安全管理体系
②成立网约车平台公司
③汽车运营和车主服务升级为新车服
④成立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
⑤升级出租车业务产品
⑥升级财务经管和法务体系
具体来说,2017年,滴滴曾将快车事业部、出租车事业部、专车事业部等部门优化为快捷出行和品质出行两大事业群。届时,各产品线属于“赛马”阶段,一方面跑的更快,一方面概念上也可以进行区分。
截至目前,专快车的组织架构,已从部、事业群升级为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体验部门与网约车平台独立又勾连,横向纵向都可以提高效率。此举亦被视为滴滴从1.0时代跨向2.0时代的重要举措。
此次调整还新成立了车主服务公司,合并原小桔车服公司与汽车资产管理中心(AMC)。据介绍,新车服的成立,致力于建设一站式汽车运营和车主服务平台,全力为网约车安全、合规需求提供资源保障,并在原有维保、加油、充电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基础上探索汽车新零售。
这部分调整可以说滴滴为马上来临的合规大考所做的准备,平台撮合的是司机、乘客两端,又要合规,又要降低成本增速来减少对乘客端的冲击。虽然是左难又难,但也不得不为。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此次发布的全员信中,安全被视为“滴滴未来发展的核心能力”,“升级安全体系”放在了所有调整描述中的第一位,滴滴还专门任命了集团安全事务部负责人王欣为首席出行安全官,向CEO程维汇报。
这种人员配备其实对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延伸,覆盖了人身、财产、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一张密集交叉的安全大网,会进入到每一个业务的触角,覆盖产品、运营、呈现等各个层面。对于整个网约车行业来说是前所未有。
二、行业标准的重构与升级
安全事故成为今年网约车行业惨痛的关键词。但事实上,网约车自有网约车的问题,但也不会比前辈们做的更差。
但这并不能说明网约车可以在安全领域有所懈怠,本来科技公司应该利用技术让行业变得更好。既要发挥技术加持的优势,也应该向传统行业学习好的经验进行提升。最终实现更高的标准,更好的结果。
从滴滴这次组织架构的人员配置来看,滴滴任命集团安全事务部负责人王欣为首席出行安全官(Chief Safety Officer),向程维汇报。任命集团信息安全部负责人卜峥为首席信息安全官(Chief Security Officer),向CTO张博汇报。地方事务部设置应急处置部和地方公安及应急管理联络部,任命杨嘉成为负责人,向地方事务部负责人庞基敏汇报。任命李波为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负责人,向王欣汇报。
这样的阵容即使用于普通互联网公司的全产品生命周期构建或者产业链管理都堪称豪华,然而滴滴却把这么多核心管理人员用在了安全之上,可见安全正在成为滴滴整个企业KPI的最重要核心,这种能力将会持续得到磨炼和提升。
与此同时,发生改变的并不止滴滴一家。根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在9月初,滴滴推出“安全中心”功能之后,成为第一家将所有安全功能集成在APP首页方便用户使用的企业之后。安全功能已经引发了整个网约车产业的全面跟进,11月,美团打车新增“安全中心”入口,乘客可使用行程分享、紧急求助等功能,页面设置和滴滴类似。曹操专车也增加了一键报警装置,用醒目的红色按键提醒乘客可呼叫110。点击后乘客的行程信息将共享给紧急联系人。首汽约车也增加了一键报警装置。
在不知不觉中,安全功能已经从滴滴一家企业的功能变成了整个行业的标配,可以想象如果滴滴从组织架构顶层设计,到内部全流程管理的安全架构只要全面试行良好的话,那么其他网约车企业全面跟进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整个网约车产业来说,大家视线焦点从价格战转向全面加码安全标准和安全功能,这样的转型本身代表的是整个网约车产业的成熟。随着产业标准的日益完善,消费者心智的日益成熟,整个产业将向驱动向安全、体验、服务驱动转型,这才是整个网约车产业走向自身成熟和完善的必经之路。
当然,行业标准提升带来的概率和数据,依然是硬邦邦的,对于个体来说,让悲剧不再发生,比什么都重要。虽然这不是滴滴一个公司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作者:上游财经专家顾问,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