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号!2019年货币政策基调暗示最佳买房时机
作者 | 暴哥
来源 | 暴财经(ID:icaijing123)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baoge-cj或评论留言
转眼间,2018年就要成为历史了。
就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情。美联储加息、央行开展了6千多亿、菏泽打响楼市松绑第一枪等等。
对于很多人来说,各种信息的夹杂在一起,国内经济的未来似乎更加扑朔迷离了。特别是未来的楼市将会是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着,这是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
01
12月24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发布2019年《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现场文字实录也已经公布,从中我们其实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
报告会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2018年的经济分析、2019年的趋势变化;其中包含实体经济、国际框架变化、经济结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等方面。
在这暴哥想着重从“货币政策”的角度作一个详细点的分析,从而看看未来楼市究竟会怎么走,其余的就不再赘述。
我们知道2018年央行分别实施了4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分别是4500亿元、4000亿元、7000亿元和7500亿元。
除此之外,还多次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力度。
还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再加上断断续续逆回购等操作,今年市场流动性已经改善了不少,
从央行提供的M2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平均货币供应量约为174万亿元,而今年下半年平均货币供应量约为180万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这4次的降准之后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市场的资金面已经较为宽松。
那么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又会是怎样的? 是继续宽松还是会收紧?
而关于未来的货币政策基调,在这一次的经济报告中,中国社科院委员李扬是这样说的:
也就是说2019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延续今年的偏宽松政策,而且在偏宽松的程度上还会更大些,释放的资金流动性也更大。
这其实跟最近在12月19日-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传达出来的意思是一样的。
02
那么问题来了,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下,房价会明显上涨吗?
我的观点是不会。
因为在12月21日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当中还重申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并且在2019年《经济蓝皮书》报告会中也明确说明了未来的货币政策是比今年的货币政策稍微较宽一点,也就是说并没有“大放水”。
其实在这,未来楼市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
虽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菏泽取消限售,紧接着广州、珠海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微调了楼市政策,而开发商更是借机亮起了“涨价牌”。
而在12月23日举行的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中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出目前国内住房空置率大,现在买房就是高位接盘。
他说“我搞了一辈子金融,现在买房也赚不了钱了,你现在买不就是高位接盘了吗?”
从目前的货币政策基调以及国家对于楼市的态度来看,楼市主要还是“稳”字为主。
并不会出现之前的大幅度上涨,特别是炒房更加不会再次成为人们暴富的途径。但是购房者所期待的大幅度下跌同样也不会到来。
而经过这几年的这一轮上涨,目前很多地方的房价都处于高位,而今年下半年开始楼市也进入了冷冻期。
而部分炒房客也因为失业而且房子根本卖不出去,导致多套房产断供!
这说明在目前的市场情绪下,少有人愿意接盘买房。所以从目前的楼市情况来看现在并不是购房的好时机。
03
而综合来看,结合目前的楼市情况、货币政策基调以及全球房价大趋势“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对于购房者,最佳买房时机是:
对于真正的刚需,急着读书或者用作婚房等因素引发的买房需求,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只能买。因为不买就没办法读书,不买就没办法应付“丈母娘”。
对于改善型需求,如果你是处于人口持续流入的高级别一二线城市,像北京、深圳等,可以在2019年上半年,春节过后酌情下手购房。
因为春节过后国家会对全年的经济发展做一个梳理,同时也奠定本年度未来的一些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基调,这时候可能对房地产业会有一个趋势性变化启示。
而在购房选择上建议选择相对中心一点或者学位相对好一点的楼盘,因为越是偏远或者学位不好的房产,未来的发展的空间会越差。
对于人口支撑力不足的三四线城市或县城等,如果不是真正的刚需那就要再等等,经过上一轮的涨价之后,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很高了。
并且因为没有人口的支撑,未来可能会陷入较长期阴跌的状态。至少如果政策不变的话,2019年是不适宜下手的。
最后暴哥想说,其实目前国内的楼市走向都是跟着政策走。只要我们跟着政策,基本上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但是未来的政策会怎样我们无法预知,所以对于没有买房却又想买房的人,我的建议是可以平常去逛逛售楼处,多看几套房产。
同时也多留意政策变化,政策放松说让你买你就买,政策没放松就先按兵不动。
微信改版了,右下角的点赞变成了“好看”,朋友们顺手多点下。
责任编辑: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