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共振缩量,大盘失守2900点,关注5日均线得失和底背离
量能不济,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全线收跌,大盘再度失守2900点
本周二A股三大指数的走势,简单概括的话,就是量能不济,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全线收跌,大盘再度失守2900点。周二早盘,A股集体小幅低开,沪市大盘低开0.03%,深证成指低开0.09%,创业板指低开0.16%。
大盘的开盘点位为2917.97点,也是本周二的日内最高点。如下面的分时图所示,三大指数低开后均先大幅低走,日内的最大跌幅都接近甚至超过了1%,分别为:大盘下跌0.89%,深成指下跌1.42%,创业板指下跌1.65%。尾盘三大指数略有反弹,回收了部分跌幅,但大盘未能收复盘中失守的整数关口2900点。截至收盘,大盘下跌0.68%,深成指下跌1.07%,创业板指下跌1.26%。
上图为A股三大指数本周二的分时图。
个股方面,截至收盘,个股涨跌比为831:4400,上涨的个股数仅仅略超一成半(占比15.60%),下跌的个股数超过了八成(占比82.61%,平收的个股数占比1.78%),已经是个股普跌的盘面。
量能方面,本周二两市成交额由本周一的6081亿元微幅放量至6099亿元。不但持续11交易日跌落至8000亿元下方,最近两个交易日更是都不足6100亿元,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振形成的,下面再单独章节细说这个话题。
多方面因素共振形成的量能持续大幅缩量
老朋友们都清楚,听海很看重量能体系,所以最近几年的每一篇收评都有当天的具体量能数值记录,如果有特别大的变化出现时,也会做出相关的补充说明。
截至本周二,2023年度的两市单日成交额一共是19次跌破7000亿元。这19次,分别是1月12号的6815亿元、1月18号的6357亿元、1月19号的6870亿元、7月24号的6589亿元、8月11号的6941亿元、8月21号的6783亿元、9月8号的6818亿元、9月13号的6982亿元、9月14号的6659亿元、9月18号的6985亿元、9月19号的6350亿元、9月20号的5733亿元、9月21号的5790亿元、9月26号的6656亿元、12月18号的6926亿元、12月19号的6428亿元、12月20号的6636亿元、12月25号的6081亿元,和今天,12月26号的6099亿元。
可以看到,本周一的6081亿元和本周二的6099亿元,已经是排在了目前为止,本年度的地量成交额里,排名第3和第4位的地量了。而近期之所以会连续出现地量级别的量能,是由下列的多个方面的因素共振形成的,而除了第一个之外的几个,也是听海此前重复说明过多次的了:
一、因港股的圣诞节假期,沪深港通本周一和本周二暂停交易
这个港交所20号已经发了相关公告了,就不展开细说了。查看一下上周五的相关数据就知道大致影响了:上周五,22号,北向资金买入额464.83亿元,卖出额489.94亿元。
二、月底尤其是季度末资金面偏紧
“月底尤其是季度末资金面偏紧A股调整概率大”这句话,听海最近几年也是说了N多次了,有兴趣查证的朋友可以搜听海的ID“散户听海笔记”以及“月底尤其是季度末资金面偏紧A股调整概率大”。而近期,不仅仅是12月底和四季度末,更是年底,所以近期听海也没少提及这句话。
三、大盘自身的技术形态
此前也说了多次,近期大盘是处于构筑中线级别底部的一个关键时期,也就是近期标题都反复提及的三大指数的5日均线得失,以及日线级别底背离能否完成构筑。而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市场资金尚未形成共识,观望氛围浓厚。
四、跷跷板效应等多个次要因素
近期说过的跷跷板效应、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等两个因素,以及本周末将迎来的元旦小长假。这几个因素都仅仅是次要级别的影响而已,但和前几个因素形成叠加共振,那也是会有影响的。
继续关注5日均线得失和底背离的构筑情况
在上周五收评《悬念留给今年最后一周,继续关注5日均线得失和底背离的构筑情况》的结束语,听海很明确地说了:“……把悬念留给了下周,留给了今年最后一个完整的交易周。届时多方能否继续进一步完成补量,是短线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在上一个章节,也详细地说明了本周一和本周二,在多方面因素共振叠加下,多方不但未能形成进一步补量,反倒是出现了大幅缩量,两市单日成交额是连续两个交易日都不足6100亿。
在此情况下,如下图所示,本周一的缩量冲高其实就是很明显的短线诱多,当时收复的5日均线随后在本周二再度失守,也就没啥好奇怪的了:
上图为大盘等A股三大指数截至本周二收盘时的日K线图。
就像前两篇收评所说的,实在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截至本周二收盘,三大指数在5日均线方面的争夺仍未明朗化,它们对应的日线级别底背离方面,始终是处于有机会构筑,但仍未能完成构筑,机会也并未消失的状态之中。所以后续的关注重点,仍是关注5日均线得失和底背离的构筑情况。
(坚持原创码字不易,各位朋友认为有可取之处敬请点赞、关注等支持鼓励或评论一起探讨。认可文章观点的朋友欢迎分享,转发请注明出处!免责声明:本文纯属听海个人观点,为听海对股市操作复盘思考的笔记,无法保证正确,不喜请勿喷!不构成投资入场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