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为什么会有末日轮?
期权为什么会有末日轮?我是财顺,祝大家发财顺顺利利!与期货合约类似,以期货合约作为标的的期权合约同样存在期限限制。为确保到期后需履约或行权的期权合约有充裕时间做后续处理,通常期权合约的到期时间会早于期货合约。
所谓末日期权,指的是临近到期的期权合约。其距离到期日的时长不一,短则可能仅剩 1 天,长则或许还有 10 天,亦或是介于两者之间,如还剩 5 天。
以上素材来源于:财顺期权
期权为什么会有末日轮?
期权末日轮,又称“期权到期日引力”或“钉住效应”,是指在期权到期日,特别是在期权大量集中到期的日子,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并趋向于接近某些行权价格的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时间价值的流逝:期权的价格由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组成。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时间价值逐渐减少,直至归零。因此,在末日轮这一天,期权的价格波动会特别大,因为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内在价值上。
市场预期的集中体现:在期权末日轮期间,市场参与者对标的资产的预期会集中体现在期权价格上。由于大量期权合约在到期日附近的行权价上或附近集中,市场参与者(如期权持有者和卖方)为了对冲或实现利益,会进行大量交易,从而影响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使其趋向于靠近这些行权价格。
要不要参与“末日轮”的行情?
对于刚入门的期权投资者,在没有熟练掌握期权风险管理和交易特征的背景下,不要盲目因为市场宣传的赚钱效应而仓促进场参与。但即便是非常熟悉期权交易的“老手”,在参与如此波动大的行情也要做好仓位控制,即使做买方也会因为到期或深度虚值的原因造成期权价值归零。
期权末日轮的风险
(一)归零风险
对于虚值期权而言,在末日轮中如果标的资产价格未能朝着对其有利的方向大幅变动,期权在到期时将一文不值,买方投入的权利金将全部亏损。
(二)流动性风险
末日轮期间,部分期权合约的流动性可能会显着降低。由于时间价值快速衰减,一些投资者对期权的兴趣减弱,市场上愿意参与交易的对手方减少,导致买卖价差扩大。
(三)波动率风险
末日轮时期,市场情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得极度不稳定,这会导致期权隐含波动率大幅波动。如果投资者在隐含波动率较高时买入期权,而后隐含波动率下降,即使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动方向与预期一致,期权价格也可能不升反降,使得投资者面临损失。
(四)价格操纵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中可能存在部分机构或个人利用资金和信息优势,在末日轮期间对期权价格进行操纵。他们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期权合约,制造虚假的市场供求关系,误导其他投资者的判断,从而实现自身的盈利目的。
期权规避风险
期权交易的买入方、卖出方都应在临近到期日时,进行头寸了结或通过反向开仓等方法对冲末日轮风险。当Gamma带来的收益加速增长后,期权买入方应将本金全部或者部分进行资金落袋,避免收益回吐的风险。
同时,如果预期行情减速或者回调,应该立即平仓止盈。作为期权卖方往往会选择在末日轮后期或者波动率较高的时候卖出虚值期权,博取期权到期时权利金快速归零的收益,但一定要做好止损,切莫因小失大。
其实吧,末日轮是期权市场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场,它考验着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策略执行力以及对市场的敏锐度。
期权是什么意思?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日期(到期日)或之前,按照预先约定的价格(执行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但持有者并非必须行使这个权利。
最后,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