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财经号下载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广告
首页> 股票> 正文

创新药是避风港,更是发射台!

财经号APP
市值观察市值观察 2025-04-09 10:20:25 87207
分享到:

  

  文丨文雨

  关税风暴狂卷全球,药品暂时得到豁免。

  即便不考虑这一防守属性,医药的配置价值也已显而易见。历经数十年酝酿积累,中国创新药已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新兴技术领域孕育出一系列优秀产品,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变现周期正在到来。

  【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尽管支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遏制,但在老龄化加速到来的背景下维持医保基金可持续依然存在挑战。

  医疗“大锅饭”实非长久之计,医疗体系走向分层、分级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也正因如此,国内医药环境自去年以来已有明显转向。

  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国内创新药发展根基。

  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要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

  今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2025年将发布医保丙类目录,此举直接指向创新药将迎来增量支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从行业、资金、发展方向等各个具体维度给出指引和定调。

  政策松绑的效果立竿见影。

  根据国家药审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024年药审中心受理各类注册申请19563件,同比增加5.73%;全年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8个品种,同比增长20%,其中17个品种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全年批准罕见病用药55款,同比增长22%。

  国内紧锣密鼓,海外红红火火。

  License-out(对外授权)正在重新改写产业格局,中国研发、全球变现的模式已经蔚然成风。医药魔方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共完成94笔交易,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3575个,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进入2025年,中国创新药依旧在全球加速狂飙,一季度License-out已达成29笔交易,恒瑞医药口服Lp(a)抑制剂授权默沙东、联邦制药三靶点GLP1授权诺和诺德、和铂医药创新药平台授权阿斯利康、信达生物DLL3授权罗氏……

  国内与国际通道全部打开,盈利与融资难题悉数解决,中国创新药资产的重估大幕已然拉开。

  开年至今,Wind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最高超20%,港股创新药更加疯狂,其中恒生医药ETF(159892)区间涨幅最高达到40%。

  这显然还不是终点!

  【估值业绩双支撑】

  2021年以来,医疗板块在药品集采和医疗反腐的多重压制下一路狂泻,申万医药生物(801150.SWI)指数最多跌去六成。即便今年有所反弹,该指数目前PE(TTM)依然只有28倍左右,位于历史分位的25%。

  低估值的另一面是高业绩。

  2024年,国内创新药上市公司火力全开,其中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30.60%,创新药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的比重已跨过50%。

  中国生物制药全年营收创历史新高达288.7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达34.6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公司创新药产品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至120.6亿元,大幅增长21.9%。

  此外还有:

  百济神州2024年取得272.14亿元营收,同比暴增56.2%,归母净利润-49.78亿元,同比减亏约26%;信达生物2024年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达3.32亿元(首次扭亏),收入同比增长51.8%,创新药收入占比超85%;三生制药收入增长16.5%至91.08亿元,净利润增长34.9%至20.90亿元……

  低估值与高业绩决定了国内创新药企业拥有极高的安全系数,而在全球经济陷入波动的当下,这种高度确定的成长性更加显得珍贵。

  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创新药首先港股。

  2018年,港交所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主板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允许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资。2018年至今,有60多家Biotech通过18A规则在港股上市,中国最有活力的一批创新药企业全部云集于此,其中有很多优质标的只在港股上市,比如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等。

  医药虽好,但并非轻易就能拿到收益。

  一方面,医药产业向来拥有较高的认知壁垒,研究难度巨大;另一方面,医药研发充满不确定性,投入打水漂是家常便饭。基于此,普通投资者的最好选择往往是投指数而非投个股。

  以恒生医药ETF(159892)为例,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涵盖港股最具代表性的50家生物科技公司,既能搭上国产创新药突破的便车,又能很好的规避单一企业研发失败风险。

  2015年-2024年,中国医药产业完成了从跟随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十年时间中国原研新药数量超越美国,本土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突破1500亿美元,多款中国原研新药“头对头”战胜海外药企。4月25日至30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将在芝加哥召开,据悉今年会有126家中国药企亮相AACR会议,共发布近300项新药研究结果。

  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已经降临,医药是过去五年资本市场最差的板块之一,可能也是未来五年最好的板块之一。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广告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