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超六成企业灵活用工,同比上升5.46%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摘要:企业整体“更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12月29日,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人瑞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最新版《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聚焦“多元化用工的效率、灵活性与合规”。
据悉,该报告为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与人瑞人才联合推出的中国灵活用工研究项目第二期,希望为推动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良性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引。2020年,双方曾宣布将围绕灵活用工发展相关议题,每年组织一次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专题报告。
通过比较2020年和2021年企业问卷的调研结果核心数据,课题组认为,灵活用工在企业应用的普及度和深度均在增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市场规模、机构数量、从业人数上都有所增长,我国灵活用工市场正呈现持续发展趋势。
此次公布的蓝皮书亦指出,2021年,我国有61.14%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企业整体“更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减灵活用工规模”。
其中,因业务变动较大而存在“短时间内招聘需求暴涨”挑战的企业中,有超过30%选择使用灵活用工,以“减轻自招压力”。
另据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根据调查数据测算,截至目前,我国全国灵活用工人数高达9867.4万,劳动者数量已接近1亿人。但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总量规模、服务功能、服务质量、专业化程度、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依旧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此,新版蓝皮书中,课题组在2020年《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基础上,重点“对灵活用工市场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灵活用工的最低要求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人瑞人才科技集团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张建国在蓝皮书发布现场表示,该项目希望对目前中国灵活用工现状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调查,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推动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良性和持续发展。
据了解,《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已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三类企业灵活用工需求大
蓝皮书指出,随着当前数字化技术的革新和新经济的崛起,企业的生产多由需求端直接发起,因此业务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组织对劳动力的配置也越来越转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响应业务变动。此外,降低成本、突破编制限制、规避风险等也是企业灵活用工的主要动机。
比如,处于“业务变动较大”期的企业,由于人员需求大、外部劳动力市场人才供应有限、用工短缺问题时需要通过灵活用工拓宽招聘渠道并分担招聘压力,会经常性面临短时间内招聘需求暴涨的挑战。
但企业并非都有能力应对这种招聘压力,因此有30.08%的企业出于“减轻自招压力”的原因使用灵活用工。
与此同时,处于业务快速扩张的企业需要在短期内迅速整合资源、搭建人才团队、占领市场,但企业自身并不具备完成快速、大批量招聘任务的能力,因此也希望通过灵活用工提升人员获取和使用的效率,减轻企业招聘压力。
“尤其是新经济企业,在发展初期甚至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架构和标准化的制度流程,因此需要寻求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获取其团队搭建和管理经验的支持。”蓝皮书指出。
与之对应的,本次调查中,有27.92%的企业因为“业务的变动或不确定性”选择灵活用工。
数据来源:《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
此外,生产淡旺季明显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中,存在着季节性、项目性业务变动的问题,也需要诉诸于灵活用工。
本次报告指出,调查中有28.75%的企业使用灵活用工是因为“短期项目或季节性用工需求”。
比如,电商平台在“双十一”“6·18”等购物节时需要在仓储物流、交通运输、商品打包、客服上投入大量人力;生产月饼的企业订单只有在中秋节临近时才到达高峰,使用固定用工的方式成本不合算;“3C”制造业在每年九月、十月是销售旺季,订单暴增,订单的季节性波动比较明显。
逾三成企业正“扩大使用规模”
蓝皮书显示,2021年,逾六成(61.14%)的企业使用灵活用工,且多数企业采用了两种以上的灵活用工类型。 与2020年的调研结果相比,我国灵活用工比例上升了5.4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
调查总样本中,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使用规模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达51.80%,缩减灵活用工使用规模的企业仅占9.34%。而2021年,已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中,超过一半(51.99%)的企业表示“稳定并维持目前规模”,三成(32.74%)企业表示正“扩大使用规模”,仅15.27%的企业表示“缩减使用规模”。
“这表明,企业整体而言更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减灵活用工的规模,未来灵活用工的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课题组认为,在用工实践中,企业对灵活用工采取更为积极的策略,大致源于4个原因。
首先,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在疫情与国际竞争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因此使用灵活用工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用工实践中的诉求。
其次,数字化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市场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提升企业的组织弹性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改变企业生产对特定工作地点的依赖,扩大互联网平台用工的应用范围。
再次,企业对灵活用工的认知度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社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提高。相较于2020年,2021年对灵活用工“完全不了解”的样本企业占比有所下降,从7.58%下降至4.96%。市场认知度也与新经济和平台用工的发展有关,疫情背景下对“共享用工”的讨论,都在不断推广灵活用工的理念。
同时,政府持续推进积极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灵活用工的发展,资源服务市场的发展也在减少企业从外部市场获取劳动力的交易成本,提升使用灵活用工的倾向,从而推动灵活用工市场的扩展。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58万家,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全年为2.9亿人次劳动者、4983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支持。
“灵活用工作为人力资源调配的重要手段,在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数亿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顾问杨伟国表示,对待灵活用工,既要顺势而为,刺激劳动力市场各要素的合理流动,更要合理规制,保障民生福祉。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