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利50万元!一有偿为商家删差评的“外卖水军”被端
付费删差评、花钱刷好评……被“明码标价”的餐饮消费点评,谁还敢信?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成都郫都公安打掉一个“外卖水军”团伙。该团伙以每月500元—700元不等,向超过200家餐馆收取删评服务费,近两年来,非法获利50余万元。
经警方侦查,该团伙利用差评监控软件层层发展代理,为下级客户、团队提供差评监测服务,按照“包条”“包月”等协议,组织人员联系用户进行“删帖控评”服务。
警方表示,该团伙生意遍布广州、深圳、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餐饮店则多以烧烤类为主。“通过删评的方式,合作的店方外卖评价里几乎没有差评,合作的餐饮店评分都在4.7分以上。”粗略估计,该团队处理的差评数量超10万条。
目前,该团伙因非法经营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年来,“花钱删差评”已成为餐饮业常见的隐形黑色产业链。今年以来,被警方捣毁的犯罪团伙更是不在少数。
近期,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一团伙利用非法外挂软件获取差评买家数据,通过沟通赔偿等方式请客户删除差评,并从中非法获利20余万元。最终,法院判处5人一年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月,广东公安抓捕了汕头一犯罪团伙。该团伙非法查询外卖平台匿名评价客户信息后通过联系、骚扰客户的方式为商家提供删除差评服务。目前,该团伙30名成员全部抓获并予以刑事拘留;
3月,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抓捕了一提供删除差评的服务的犯罪团伙。从2023年至2024年初,该团伙非法兜售的删除差评服务涉及江苏、安徽、浙江等多地,违法销售金额达400多万元。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
……
为何“花钱删差评”的黑色产业链屡禁不止?因为评分对餐饮商家而言,太重要了。
在餐饮商家们看来,店铺的分值与平台推送的流量有关,高评分则会带来高流量和好的营收。毕竟小小的一个点评不仅链接着平台,也左右着消费者们的选择。
专门负责删差评的网络灰黑产业链,也正是瞄准的这一“痛点”。
此前,CCTV今日说法在“专业删差评”相关报道曾提到,某炸鸡店老板的外卖订单占门店营业额的80%。为吸引顾客、提高流量,该老板花费900元购买了删除30条差评套餐。自从全权委托给团队处理差评之后,门店在某外卖平台上的分数迅速从4.4涨到了4.6分。
报道中,还有蛋糕店老板声称,这种服务在餐饮业几乎算是公开的秘密,商家们更是从“比商品”变成了“比评分”。
还有的餐饮商家被迫跟进“刷评删评”。“你刷我刷大家刷,不刷你就输了”。不少餐饮老板认为,当前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如果评分不好,客流量会少很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刷分控评不仅会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对同行业经营者构成不正当竞争,造成市场混乱,也会给平台带来信任危机。
简单而言,餐饮老板下单“刷评删评”,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者甚至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经营者若违反上述法律规定,将面临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情节严重,罚款金额将提升至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并可能面临营业执照被吊销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刷分控评”这一行业公开秘密也早被消费者“看穿”,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
比如从去年年底开始,3.5分饭馆在餐饮业就备受关注。“越漂亮的好评越不一定是真的”,早已成为餐厅老板和顾客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被花里胡哨的网红餐厅、真假难辨的探店视频忽悠后,消费者领悟到:相信评分,不如相信自己的舌头。
红餐网认为,消费点评本就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沟通的桥梁。真实有效的桥梁,既能让商家更好地提供服务,倒逼餐饮店不断改良自身不足之处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然而,删除差评行为的出现,会让部分餐饮商家为维持好评率而一味地依赖,反而让诚信经营的商家处于不利的地位。长此以往,市场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好口碑要靠好品质,用心做美食做服务才是餐饮行业的王道。只有让餐厅点评机制回归真实,才能引导商家回到“好好做食物”的本职。
作者: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