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跌不停,负面消息缠身引市场震荡
近期,小米集团的股价走势成为市场焦点。自 3 月 19 日触及 59.45 港元的历史最高价后,短短数日便开启了下跌通道,截至 4 月 1 日收盘,股价已跌至 46.5 港元,跌幅达 21.7%,单日跌幅为 5.49%,创下 2 月 18 日以来的新低,市值也随之大幅缩水。
一系列负面消息如同 “黑天鹅” 事件,对小米股价造成了巨大冲击。首先,小米 SU7 车祸事故引发了广泛关注。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造成 3 人身亡。据小米集团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改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进入人驾状态,但最终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尽管小米方面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警方调查,并公布了部分细节,但该事件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前排,投资者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产生担忧,进而影响了对小米集团整体的信心。
美的集团彻底清仓持有近 10 年的小米集团股票,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震动。年报显示,美的在 2024 年累计出售超过 9 亿元的小米集团股票,套现近 20 亿元,期末账面价值变为 0。事实上,美的并非首次大规模减持小米股票,2020 年和 2023 年也曾进行过减持操作,且两次大额减持均发生在小米阶段性高点。有业内人士认为,美的对小米的投资属于财务投资,随着小米股价上涨套现属正常资本运作。然而,在市场情绪敏感时期,这一行为难免引发投资者对小米股票吸引力下降的猜测。
此外,“雷军带头减持小米股票” 的话题近期也甚嚣尘上。尽管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紧急发文澄清,称港股增发是先将大股东自己持有的股份配售给独立第三方投资者,然后公司再给大股东相同数量的新股,以缩短交易流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减持。但这一解释仍未能完全消除市场疑虑,投资者对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
4 月 2 日,小米集团开盘后继续走低,跌逾 3% 领跌蓝筹,股价报 45.1 港元。面对股价的持续下跌,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于 4 月 1 日晚间发声,对事故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承诺小米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小米汽车也发布了《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对事故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说明。
小米股价的跌跌不休,是多种负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未来,小米集团能否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妥善处理事故后续、稳定投资者信心等,扭转股价下行趋势,仍有待市场进一步观察。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