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银行邢台分行“3·15”金融知识进校园 助力美好生活
本网讯 为切实提升在校学生的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增强他们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欺诈的能力,河北银行邢台分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近日走进技师学院,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精心布置,通过摆放展板、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内容丰富的宣传折页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金融知识学习氛围。宣传折页涵盖了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益、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防范电信网络欺诈、远离校园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同学们普及金融消保知识。
在宣传环节,反电信欺诈成为了重点宣传内容。银行工作人员结合高校场景中常见的“兼职刷单”“冒充老师收费”“校园贷”“网络交友”等电信网络欺诈类型,详细拆解欺诈套路,深入还原欺诈全流程。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揭示了欺诈分子如何利用学生们的心理弱点和需求,以假承诺、利益诱惑等手段实施欺诈。
工作人员特别强调,“兼职刷单”看似轻松获利,实则是欺诈分子设下的陷阱,前期可能会给予小额返利,吸引受害者投入更多资金,最终血本无归;“冒充老师收费”则是欺诈分子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通过社交软件或短信等方式,假冒老师身份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校园贷转欺诈”更是狡猾,欺诈分子先以低门槛、无抵押的校园贷吸引学生借款,随后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陷入高额债务,甚至逼迫学生参与欺诈活动来偿还债务;“网络交友欺诈”中,欺诈分子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学生建立感情,随后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真实的案例让在场学生深刻认识到电信网络欺诈的危害,纷纷表示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活动中还准备了小笔筒等礼物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反诈知识和技巧。
此外,针对学生们关心的个人征信问题,工作人员也进行了重点讲解,强调个人征信如同“经济身份证”,要珍爱个人信用,避免因不良信用记录影响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工作人员还提醒学生们要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银行或警方联系。
此次“3·15”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大家学到了实用的金融知识,还提高了他们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欺诈的能力,有效保护了学生们的财产安全。”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也说道:“以前觉得电信网络欺诈离我们很远,通过今天的活动,才知道欺诈手段如此多样,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未来,河北银行邢台分行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助力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筑牢反诈“安全网”。(任婧坤)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