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晨报|11月3日 时尚博主的时尚公司明年赴美上市;宝宝树急于上市反遭用户嫌弃
“IPO晨报”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环007),智通财经获授权转载,
新股消息
传中化能源获准香港IPO
据市场消息,中化能源股份于7月30日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中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截至2015、2016、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化能源股份收入分别为2369亿、2613亿、3921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2018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获得收入分别为1066亿、1200亿元人民币。
龙资源(01712)一手中签率100% 最终定价2.03港元
11月2日,龙资源(01712)配售结束。配售招股价2.03港元,最终定价2.03港元,每手2030港元。
其中,公开配售申购人数3411,一手中签率100%,认购倍数1.58倍。
国际配售中签人数0人,超额认购倍数0。
宝宝树上市倒计时,急推电商遭反感月活用户降近半
据报道,母婴社区平台宝宝树将于11月22日赴港上市,预计11月7日确定价格区间,计划募资8亿美元。招商证券、海通国际和摩根士丹利为此次IPO的联合保荐人,UBS为其首席财务顾问,复星恒利为联合财务顾问。
截至6月30日,宝宝树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腰斩,降至8950万,去年同期为1.772亿;付费用户数量跌至270万,去年同期为360万。而反观宝宝树在母婴市场的部分竞争对手,已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团车网将于20日登陆纳斯达克,8日开始路演
据消息,团车网将于11月20日登陆纳斯达克,11月8日开始路演。据悉,团车网Pre-IPO轮融资金额达到7亿美金。10月24日,汽车团购网站团车网(交易代码:TC)向美国证券交易所SEC提交了招股书,计划最多募集资金1.5亿美元登陆纳斯达克。其中,50%资金将用于扩展业务覆盖范围、改善消费者体验、拓宽服务产品和提高服务能力。
如涵控股欲赴美IPO
据报道称,由中国时尚博主张大奕推出的在线时尚公司如涵控股计划2019年赴美IPO,预计募资1亿-2亿美元。“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于2001年。2016年,如涵控股顺利挂牌新三板,被称为“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同年,阿里巴巴3亿入股,公司估值暴涨15倍。今年初,如涵控股发公告表示,已申请终止挂牌。原因是:“为配合公司未来发展及战略规划的需要”。
新股孖展统计
瑞威资本(01835)、华滋海洋(02258)、 康利国际(06890)、达力环保(01790)正在招股中。截至11月2日,辉立、信诚、耀才三家券商,为瑞威资本、华滋海洋、 康利国际、达力环保分别借出0.27亿元、0.32亿元、0.195亿元、0.20亿元孖展金,瑞信资本超购逾0.4倍,其余三家认购未足额。
新股解读
链家“背水一战”的这半年
乡村教师“马老师”的经典语录流传甚广:“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
对于“变革者”链家来说,自2001年成立以来,从不缺残酷。但目前的窘境,或许是准备“梭哈”贝壳找房的链家没有想到的。
据市场消息称,今年9月时,链家以约130亿美元的估值向投资者融资约20亿美元,潜在的投资者包括腾讯控股(00700)和美国的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集团。但由于华平投资集团觉得估值过高,可能存在泡沫而退出,该公司已于近日确定不参与链家的20亿融资计划。
此轮融资“流产”其实并无大碍,但估值过高的字眼却值得深思。
“强悍”投资方
事实上,链家并不缺投资者,截至此轮融资前,链家已进行了包括Pre-A在内的7轮融资,仅2017年就有四轮战略融资。与此同时,投资方极为“强悍”。
这其中不仅包括腾讯、百度、华兴、复星等知名企业旗下的投资基金;还包括鼎晖投资、高瓴资本等投资机构,且地产大佬融创中国(01918)、万科集团赫然在列。
虽有众多大佬“助阵”,但资金也来之不易。据市场消息称,链家在B轮融资时,与投资方签有协议,若在交割日后的5周年内(即2021年4月之前)不能完成合格的首次公开发行,那么投资人可以要求公司回购,回购价格为基本投资价格加上每年8%的单利回报。
虽不知链家与后续的投资方是否签署了对赌协议,但融资上市的进程表,或许公司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而此次融资的“流产”,虽不对上市构成直接威胁,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足够值得重视。
或两大原因致融资“流产”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独角兽的估值普遍高于美国企业,而此次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认为链家“估值过高,有存在泡沫的可能”或许并没有表面这么简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目前的一二级市场出现估值倒挂。相比较一级市场来说,二级市场信息披露更加充分,风险相对较小,但由于今年以来二级市场的动荡,“杀”估值的戏码频频上演,比如搜房网(SFUN.US)这类与链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估值已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华平投资集团便对估值更为敏感。
图:来源于富途证券
其二,或许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对链家目前模式下估值方式的不同看法。链家是老牌的房地产中介,虽然赶上了O2O的东风,实现了+互联网,但由于房地产交易的特殊性及地域限制性,扩张需要大量的门店覆盖,仍属于重资产行业。
而链家贝壳找房的上线,却有望打破这一模式。贝壳找房是链家平台化转型的产物,通过贝壳找房,链家可连接全国已有的大量经纪品牌,以实现轻资产运营。在该模式下,贝壳找房按照交易额收取费用,与平台型电商较为相似,通过此模式,链家可由重资产转化为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
在这两种模式之下,对于同一个企业的估值可谓是天差地别,而今年3月份上市的贝壳找房,究竟是否具有带领链家互联网化的能力仍需检验。若链家此次融资便开始以轻资产模式估值,那么华平投资集团有所疑虑也理所应当。
第一个小目标就要失败?
因此,贝壳找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了链家上市时估值的大小。深谙此道的链家集团董事长左晖也颇有“背水一战”的悲壮,其曾对媒体表示,“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结果,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贝壳没做成,链家也没了。”
这并不是空喊口号,为了打造贝壳找房,左晖对链家进行过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和组织架构调整,链家大量的核心人力资源被迁往贝壳找房。在近乎“牺牲”链家的同时,贝壳找房制定了第一个小目标,即在2018年底将贝壳找房APP的流量运营到全行业第一,超越58集团旗下的安居客。
贝壳找房APP也确实生猛,据第三方机构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时,贝壳找房APP的月活人数已接近600万人。但有意思的是,安居客的月活人数仍稳定增长,截至今年9月份时,已超过1500万。若贝壳找房仍以目前的速度增长,那么年底超过安居客的目标是不能实现了,且贝壳找房中的部分流量是由链家中转移过去的,剔除这部分流量,那么贝壳找房对于其他经纪品牌的“收编”速度还要有所折扣。
“+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对撞
虽然第一个小目标或许要失败,但贝壳找房的诞生确实让行业有所震撼。贝壳找房的CEO彭永东曾向媒体表示,大规模合作是未来房地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贝壳找房会向加入的经纪品牌开放流量、培训体系、门店体系、财务、人力等,且通过经营、营销、系统、品牌、人才、资本、供应链、交易八大方面向其赋能。
而贯穿这一切的根基,则是ACN合作网络。该合作网络能实现同品牌、跨品牌之间经纪人的合作与分成,与目前行业中的谁成交谁拿提成的模式有显著差别,将昔日的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
这样的模式对于众多的小经纪品牌或许是好事,但对于目前在行业中已有一定市场的企业而言,那就是威胁。贝壳找房的平台化打造,首先威胁的便是以房产信息平台起家的安居客、房天下,而经纪品牌的加盟模式又冲击着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偏线下模式的中介企业。
显然,对手也给了足够的重视。6月12日,58集团、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万科物业、麦田房产等十家国内房地产服务企业举行了“双核保真,以誓筑势”的“誓师大会”。
姚劲波在会上表示,坚持不自营的平台化发展。这或许也就能解释了贝壳找房横空出世之后,安居客的月活人数仍稳步提升。平台化发展,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公平化,58同城作为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不自营的承诺能更中立的连接各中介平台,促成合作。
反观贝壳找房,已有链家、德佑两个自营品牌,在房地产交易这样的长链条业务中,贝壳找房如何能够保证将链家、德佑与其他加盟的中介品牌一视同仁?这也就导致其他中介公司不愿意将房源信息发布到贝壳找房的平台上,链家的房源在平台加自营的模式下是匮乏的。不少行业内人士对于贝壳找房这种即想当裁判,又是运动员的模式颇有不满。
可见,58与链家,算是刚上了。这也是两种不同基因企业的对撞,从线下到线上的链家,实现了“+互联网”,欲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而58做互联网起家,打开了“互联网+”的大门,深知互联网玩法的核心所在,一出手便击中贝壳找房“脉门”。
这是一场持久战,以“变革者”著称的链家还有何后招?鹿死谁手,尚不可知,但留给链家的时间只有两年半了。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