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违约常态化?去杠杆动真格:资质不行就借不到新还不了旧
来源:澎湃新闻
从今年初至5月14日,中国债券市场上已累计违约债券19支,共计约151亿元。其中1至4月违约债券面额128.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58%,5月新增违约债券4支,面额为22.4835亿元。
违约主体包括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神雾环保、富贵鸟、盛运环保、凯迪生态等,其中富贵鸟、盛运环保、凯迪生态为首次违约。
丹东港集团是债市违约中的常客。其首次违约可追溯到2017年10月30日,为丹东港在2014年度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14丹东港MTN001”。截至今年3月13日,丹东港公告“13丹东港MTN1”的本金和利息未按时足额划至托管机构,已构成实质性违约,丹东港集团发生的债券违约事件已达5起。
值得注意的是,5月初浙江盾安控股集团出现450亿债务危机。5月9日盾安控股到期的10亿超短融债券“17盾安SCP008”已经完成兑付。虽然盾安眼前的债务得到如期偿付,但是紧接着5月24日即将面临“13盾安MTN1”9亿元的中票兑付,今年到期的债券余额达63亿元。原计划发行的“18盾安SCP003”已取消,亦可见盾安控股的偿债压力依然很大。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经营策略激进,存在关联交易与输血集团支持、信息披露有瑕疵、现金流与利润背离等问题是这些违约企业的共同特征。
那么此次资金压力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一券商系固收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债市整体资金面紧张,很难融资,借不到新还不了旧,于是就出现了违约,“今年这样的风险暴露还会更多。”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祭出使用降准并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5月14日又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801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560亿元。
这一操作可以说是打破了“央妈放水”的猜想。明明指出,此次央行的MLF操作并未收紧或超额投放,完全对冲MLF到期。
4月底资管新规正式发布。某国有行资管部负责人此前告诉澎湃新闻,资管行业最大的变化在于很多非标项目在终止,也有在提前还款的,这种趋势正在蔓延。而非标融资正是这些企业得以维系的“血脉”。
联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奇霖指出,从2018年年初开始,监管层对非标围追堵截,非标融资进入死局,企业债权融资渠道可以说已全面设防。
1月初,监管部门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2号文,下称《办法》),严格限制委托贷款。《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受托管理的他人资金、银行的授信资金、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类专项基金、其他债务性资金和无法证明来源的资金等发放委托贷款;也明确禁止委托贷款资金从事债券、期货、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
据联讯证券,社融口径的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增速在2018年都出现了加速下跌的情况。委贷增速从两位数下降到1.43%,信托贷款增速从36%下降到了29%。2018年至今,每月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贷与信托贷款之和均为负值。非标的死局对企业融资是结构性的打击。好企业基本没什么影响(城投房地产除外),原本资质相对偏差的企业所受影响较大。
资质较差的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也大,对非标的依赖度较高。现在非标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些企业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
在近期落地的资管新规中,打破刚兑正式被写入监管文件,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打破刚兑元年”。这也就意味着合规合理违约进入常态化,去杠杆也进入了新阶段。
去杠杆在一些时候也可能成为企业违约的导火索。
4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提“结构性去杠杆”,按这一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不过,去杠杆虽进展顺利,却也存在悖论。
近些年私营企业去杠杆的速度始终高于国有部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私营工业企业的整体平均负债率从2004年的62%降到2016年的52%,国有企业负债率虽自2014年始就没有增长,但也维持在62%左右的水平上。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至2017年11月底,国有部门的负债总额超过100万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10.8%。其中,央企负债总额51.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地方国企负债总额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缩紧银根成为银行的不二之选。李奇霖认为,当信贷额度有限时,银行的信贷资金便会优先向以央企和国企为代表的大客户优质客户倾斜。因为这些客户要么抵押品足,风险低,要么能够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及维系与政府关系等好处。
企业杠杆率虽是降下来了,打破刚兑、让资质不足的企业风险暴露常态化也是好事,只不过国企杠杆率的调降仍值得关注。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