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洗牌之后,互联网金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2018年6月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大考,这是所有人基本上都已经明确的共识。然而,此次的大考最终竟演变成为一场危机,却多少出人意料。于是,有些朋友怀疑互联网金融到底有没有未来了?这样的大洗牌之下到底还能剩下什么?
一、这次危机究竟该怎么看?
纵观互联网金融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看到,互联网金融从原先的互联网+金融中脱颖而出,从万物生长变成了肆意生长,发展速度之快如同一辆急速行驶的列车,然而超高速发展最终引发了行业的乱象,又一轮的洗牌再次到来。6月以来,包括钱满仓、唐小僧、联璧金融、图腾贷等70余家网贷平台出现资金兑付问题,并有失联、跑路等恶性事件发生。仅在6月19至26日一周时间,全国就有42家P2P平台出现问题,曾经的四大“高返利”网贷平台——雅堂金融、钱宝网、联璧金融、唐小僧已全部“爆雷”。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分析表示:行业盛行的风险准备金制度,会延后平台爆出问题的时间,即只有当不良资产余额超过风险准备金进而超过平台自有资金的兑付能力时,风险才会传导至投资者一端,本息不能正常兑付,平台也就“突然”成了问题平台;市场情绪的变化,已经导致了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后者,恰恰才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更直接的原因。
诚然,这种爆雷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羊群效应的产物,由于明星平台的大量爆雷,导致了在借贷人中,大量的借款人开始产生迟疑情绪停止还款付息的情况出现,在投资人中,由于大量平台爆雷,导致了投资者恐慌性提现甚至出现了挤兑的现象,最终两者的共同作用引发了整个网贷行业的连锁反应。总结此次爆雷潮,我们可以发现,与之前很多的虚假诈骗的互金平台跑路不同,此次爆雷的很多平台不乏口碑良好,存管信息完备等等特征,所以这种爆雷很多时候是恐慌性的非理性反应所致。
事实上,投资者还是要理性看待整个P2P行业,认清问题平台和头部优质平台的差异性。比如,很多问题平台都涉嫌自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P2P,而那些真正规范经营的头部优质平台和这些平台有本质的区别,如在业务开展上坚持“小额分散”原则的爱钱进,其借款人分布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地区,系统性风险很低。此外,爱钱进是一个很好的合规样本。目前爱钱进已经与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合作上线了资金存管系统,并通过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接入工信部旗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反欺诈系统、接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等持续增强平台的合规性。
值得一提的是,爱钱进还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和信息披露服务平台,并入选最高法&互金协会失信人惩戒合作首期试点单位,主动按照监管和行业自律的要求,规范开展信用信息共享,信息披露,推动合规发展。
当我们分析此次互金风波的时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中国的信托产业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信托成为了中国最早出现的金融体系。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
这和当今的互联网金融是不是有着惊人的相似?由于市场管理较为混乱,缺乏金融理财的基础和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结果导致各地的信托发展呈现出无序野蛮生长的特征,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实业投资业务可以说无所不为,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坏账频发,问题严重,大量的信托倒闭、跑路现象纷纷出现。于是,国家五次整顿,全面规范信托业务。最终,一千多家信托变成了五十多家信托,这些幸存下来的信托公司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不断地发展壮大,以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成为中国银行、证券、保险之后的第四大金融支柱产业。
我们看到之前的信托,再来对比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正如同那句著名的投资学名言:历史永远都在重演,只不过用了不同的面具。其实,不仅是信托,改革开放以来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都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这几乎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产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正如同爱钱进CEO蔡园竹认为的那样,“回顾P2P自产生发展至今,我们可以发现,从异军突起到野蛮生长再到行业洗牌,这一行业已经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起伏周期。尤其在近两年以来,包括《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贷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等在内的一系列监管规范出台,更是加速了行业的洗牌,加剧了行业的马太效应。”
二、全面洗牌才是真的春天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虽然2013年被誉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春天,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生长出来,正如同1988年的信托一样。这种野蛮的生长,不顾一切的争夺光、水源的生长方式其实是对于产业一种掠夺式的发展,不仅把产业带入了全面的红海,更让产业进入了一个畸形的发展状态,这个时候所谓的四大高返平台的出现,则是最疯狂的时代。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金融的基础是信用,在中国仍有广大的人没有向银行申请金融服务的基础。只有互联网,只有金融科技能够让大量银行无法服务到的人可以以几乎零成本的方式获得金融服务,实现信用增信。虽然,互联网金融目前遭遇着市场资金面紧张、债务人违约风险增大、合规备案出现延期、平台爆雷非理性恐慌蔓延等等问题,但是整个业务的基础依然是坚挺并且存在的。
7月9日,在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金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对互金风险专项整治作出表态: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那么,正如之前每次金融业的从大整顿大起底到大发展的历程一样,哪些企业能够真正脱颖而出呢?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共性的规律:
一是真正把业务纳入合规,拥抱监管的企业。任何一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都暗含着中国道家学说中“由大乱向大治”的一个发展总体趋势,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只有国家合规监管才是真正的大道,所以真正想要妥善发展的企业,必须要将合规监管作为自己企业的最终核心与关键。
二是真正回归行业本源的企业。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本源到底是什么?其实潘功胜行长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是金融创新的前沿,是需要利用信息科技发展普惠金融、便民金融的真创新,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本源就是服务普惠金融、便民金融,这与当年信托产业“受人所托,代人理财”的理念一样都是服务本源,那么互联网金融的本源就是给大量需要金融服务却难以得到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人进行赋能,例如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爱钱进宣布已经将“赋能每一个人的财商能力”定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和愿景,并从提升用户的投资决策能力、消费和支出的规划能力以及家庭风险的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全面进行财商教育布局。
三是真正服务大众发展普惠金融的企业。这方面,互联网金融到底该怎么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金融科技,真正降低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其实金融领域最大的成本就是信用成本,要破解这个成本难题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给出答案,利用大数据体系构建的大数据风控,通过模型与算法将一个人的形象进行大数据画像,从而对个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妥善评分。利用人工智能,采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以及相关的机器人来进行计算机审核,从而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审核效率。此外,还有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链上交易,用分布式记账,降低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信息篡改难题等等。
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百炼成钢,正如新华社7月6日发表的社评上说的那样,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问题就一味地否认互联网金融,因为当胡乱生长的不合规平台被驱逐出市场之后,才是真正合规平台的发展大机遇,从而真正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风险提示:本文为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讨论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该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