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事,日本的鼓励生育政策有效吗?
日本是世界上少子高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少子高龄化问题和朝鲜问题称为是“国难”,直到大选都将要解决国难挂在口头。日本为缓解少子化,实施了奖励生产及与育儿相关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在日本,如果妻子确认怀孕了,拿到证明书,再去当地政府的办事窗口,可以领取孕妇产检费用补助券。每位孕妇可以领取14次产检的补助券,因此产检几乎不花钱。
生产时,如果有医疗保险的话,每次可以领取42万日元(约2.6万人民币),家庭只需承担5万~10万日元(约3000~6000人民币)。
产妇的产假时间为预产期的前6周开始到产后8周总计约14周。
产妇在孩子出生后到1岁期间可以休育儿假。男性也可以休育儿假,如果有雇佣保险,在休育儿假的开始半年间可以领取67%的薪水,之后可以领取50%。
孩子出生后,每月领取儿童补贴。0~3岁的孩子每月可领取1万5千日元(约930元人民币)。3岁至小学毕业(12岁),第一个孩子和第二个孩子每月有1万日元(约620元人民币)、第三个孩子开始每月有1万5千日元(约920元人民币)补贴。初中生(13~15岁)每月有1万日元(约620人民币),18岁之前每月可领取5千日元(约310元人民币)补贴。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儿童常因病或受伤而去医院,日本各地政府也纷纷对儿童医疗进行补助。各地的实施情况因当地财政状况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千叶县的某市,0岁至初中三年级(15岁)的孩子,一次门诊的费用为300日元(约18元人民币),住院也只需每天300日元(约18元人民币)。日本大多数的地方政府都对初中三年级及以下的孩子实施医疗补助,以此来帮助有孩子的家庭。
日本的托儿所接收0岁至学龄前儿童。育儿夫妻可以不依靠老一辈,一边工作一边养孩子。托儿所的费用也与个人收入相对应,收入高则多缴纳,是平等的政策设计。
2019年10月开始,消费税上涨至10%,以此为契机将实现幼儿教育及保育免费。
但是,即便在这样大力度的生产及育儿的优惠政策下,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2017年日本的出生人口为94万6060人,比去年减少了3万人,创历史新低。表示女性一生中所生孩子平均数的特殊出生率为1.43,连续两年下降。
这些优惠政策效果不佳有一定的原因。
第一,日本的产科医院和医生数量减少。厚生劳动省统计显示,日本的产科医院至2016年为止连续26年减少。地方上已经没有产科医院了。设置了产科的医院中集中了大量的产妇,产检时等待2、3小时是家常便饭。此外,怀孕之后如果不立即预约生产的产科医院,会沦落至没有地方生孩子的境地。
第二,男性极少参与育儿。休育儿假的女性占8成,男性仅有5%(2017年数据)。主要理由是“工作太忙,休不了假”,也几乎没有男性陪同产检。日本男性将工作看得比家庭更重要。世界上最长的日本人的劳动时间也对此产生了影响。
第三,托儿所数量不足。有不少夫妇即使想将孩子送进托儿所,也因托儿所数量不足而无能为力。厚生劳动省统计显示,无法入园的待机儿童人数截止2017年10月达到5万5433人。此外,还有很多夫妇因无法将孩子送入期望的托儿所,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民间的托儿所。
第四,日本的大学学费高昂,许多家庭没有多生孩子的想法。国立大学四年约花费约240万日元(约14.9万人民币),私立大学的文科类专业4年花费为320万日元(约19.9万人民币),理科类专业四年则需445万日元(约27.6万人民币)。这在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层持续减少的日本是很大的负担。
第五,日本人对待孩子的观念存在问题。在日本的电车当中,经常有不给孕妇和小孩让座的情况发生,这点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尤其是通勤高峰时段的电车中,几乎没有西装革履的上班族给人让座。此外,如果孩子在电车里哭了,也会有很多人表现出厌恶。同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婴儿车。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对孕妇和孩子冷漠的社会。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观念,无论出台多少政策制度,都无法解决少子化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国是直通车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