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老鼠门”致市值缩水13亿 绝味食品海底捞等曾犯相同问题
9月6日,潍坊市民马先生与妻子在呷哺呷哺(00520.HK)泰华店就餐时,在汤底里捞出一只长度约为5厘米的死老鼠。马先生随即向当地食药监局举报。
目前,当地食药监已介入调查,呷哺呷哺的最新声明表示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对消费者表示深切关心并陪同消费者前往医院做检查,同时向当地监管部门做汇报。现该涉事门店已被责令整改。
受“老鼠门”影响,呷哺呷哺股价连续两日下跌。截止9月10日收盘,呷哺呷哺跌至10.76港元/股,市值缩水近1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为13.1亿。另外,利润不及预期让呷哺呷哺更是雪上加霜。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称,呷哺呷哺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1.5%,低于市场预期的15%至20%,另外也下调了呷哺呷哺股份目标价,由18港元降至16港元,今年至2020年的盈利预测也下调10%至11%。
虽然此前呷哺呷哺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该集团期内收入为21.29亿元,同比增长35.1%。税前利润为2.89亿元,同比增长16.9%。但是呷哺呷哺在竞争加剧情况下,依然选择积极扩张店铺和市占率,从长远来说,公司也将只受惠于规模效益。另外,同店销售放慢、原材料及员工成本增加给呷哺呷哺带来的业绩负担,仅这两项就占营业总支出的70.4%,也是影响利润预测下调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思维财经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陷入食品安全问题的绝不止呷哺呷哺一家。绝味食品也曾在其招股书中提示了存在加盟模式管理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称在报告期内,被抽查出存在销售环境不合格、细菌超标、短斤少两等问题的次数高达114次,仅2015年一年,绝味抽查存在问题的次数仍然达到了28次。虽然现在已经成功上市,但是也是一直饱受食品安全问题困扰。
2016年7月-2017年6月,三只松鼠因产品保质期标注与食品安全标准不符、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问题,先后被7名消费者起诉,涉及产品包括卤藕、雪菊、冻干柠檬片、奶油味瓜子、和田骏枣、鱿鱼丝等。此前三只松鼠曾两次递交上市招股书均告失败,也有业内人士披露,上市被拒最大的问题还是根本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解决。
大名鼎鼎的海底捞也在2017年被曝出了老鼠爬进食品柜、店员在清洗打扫卫生用的簸箕时与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等现象。此事一经曝光,导致业绩直线下滑,更是直接推迟了海底捞的上市时间。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