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行业> 正文

“小华为”汇川技术:营收突破两百亿大关,工控龙头地位稳固

财经号APP
杨剑勇杨剑勇 2023-12-11 14:30:11 3415
分享到:

文/杨剑勇

谈到工业自动化,相信不少人会想到汇川技术,这家仅成立20年的公司,如今则成为国内工控巨头之一,市值超1600亿,其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同时,也被誉为“工控小华为”,主要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为,继而在业内素有“小华为”之称,主要业务有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智慧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

汇川技术20231211.jpg

工控龙头地位稳固,年营收突破200亿

过去几年,众多因素影响下,不少企业经营受到冲击。同时,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需求也增长乏力。然而,面对复杂的环境,汇川技术仍然维持着稳健增长格局,营收在过去几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由2019年的74亿营收到2022年增长到230亿,增长3倍,年复合增长率为46%。

从披露的数据显示,汇川技术营收规模从2007年的1.59亿元增长到2022年达230亿元。15年间,其营收规模扩大144倍。这样的增速,在整个A股市场当中,实属凤毛麟角。且今年继续维持稳健增长格局。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23.89%;净利润为33.19亿元,同比增长7.6%。

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快速增长,通用自动化业务同比较快增长,智慧电梯业务同比保持稳健。2023年1-9月,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2.68亿元,同比增长61%,收入占比26%。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入有三部分的贡献:新势力车企、国内车企(从传统车向新能源汽车业务转型的厂商)和海外车企。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将要分拆独立上市,目前正在照常推进IPO事项,前段时间已经向江苏证监局登记辅导备案。

基本盘稳健,通用自动化业务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自动化行业仍然低迷。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约1519亿元,同比下降约2.5%。但通用自动化业务作为汇川技术的基本盘,营收占比超五成,且过去三年快速增长,在高基数且面临外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仍保持15-16%增长。

其中,2023年1-9月,汇川技术来自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为105.24亿元,同比增长20.42%,收入占比53%。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通用自动化业务板块订单自今年5月份以来保持较快增速,是得益于多行业的较好增长支撑的,包括能源板块的光伏,高端制造业的空压机、空调制冷、物流等行业,先进制造业的汽车装备、半导体、食品饮料、木工等行业。

汇川技术的小型PLC、中型PLC以及智能控制器的产品还是比较丰富,近几年成长较快,特别是中型PLC和智能控制器。大型PLC方面,正在布局中。目前,在冶金 等流程工业里主要提供变频器为主,未来推出大型 PLC 后会聚焦流程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3121101.jpg

另根据睿工业统计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汇川技术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约24.3%,位居第一名;低压变频器产品(含电梯专用变频器)在中国市场的份额17.5%,位居第一名;小型PL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约15.4%,位居第二名,位列内资品牌第一名。

工业机器人营收5.5亿元,市场份额持续增加

在通用自动化业务板块中,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在前三季度贡献了5.5亿元营收。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汇川技术声称优势体现在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客户群和通用自动化领域是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和协同性的,利用客户群和品牌优势把SCARA和六关节机器人带进去。

睿工业数据,汇川技术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7.02%,排名第六;其中,SCARA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22%,排名第二,且为内资品牌第一名。此外,在机器换人和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汇川技术变频器、伺服系统、PLC、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最后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包括部署工业机器人,以此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得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稳步提升。MIR睿工业的数据,2023年二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所反弹,整体销量6.8万台左右,同比增长5.4%。

其中,2023年上半年,内资工业机器人品牌扛住压力,整体增长率达到23%,远高于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增速。显示出国产替代加速,且内资厂商市场份额首次突破40%,而埃斯顿,汇川,埃夫特三家国产厂商进入全球TOP10,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有利位置,并吃到市场红利。

此外,今年初,我国所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发展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制造系统,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从而驱动对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对于赛道上的厂商而言,有望继续为其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