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财经号下载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多方呼吁合力共治,金融黑灰产亟需全面整治

财经号APP
蓝鲸财经蓝鲸财经 2023-12-31 16:00:06 2342
分享到:

本月月中,由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共同参与、福建省地方金融协会和奇富科技共同承办的“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暨福建省地方金融协会揭牌仪式在福州进行。

监管指导,呼吁各方合力共治

活动现场,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相关人士指出,当前金融乱象屡禁不止,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各类黑灰产活动的侵害,亟需各界联合整治、合力打击。

随着网络普及和数字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在催收、利率、营销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规乱象,涉金融消费者投诉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多地派出机构披露的辖区消费投诉数据看,2023年上半年贷款类业务投诉占比仍普遍居于高位,非法代理维权、征信修复骗局等金融黑灰产呈现多发趋势,并逐渐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产业链。金融黑灰产的存在不仅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其背后隐藏的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骗取消费者钱财等违法犯罪活动,更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助长不劳而获的风气。

金融黑产中介打着“代理维权”的名义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协议,收取定金,并诱导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然后集中向监管部门或信访部门重复恶意投诉,乘机牟取高额代理费用。过程中,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网络借贷,消费者可能面临遭受诈骗、资金损失、信用受损、法律诉讼等风险。

对于非法代理投诉乱象时打时新的问题,与会代表、金融科技企业奇富科技副总裁徐庆宏指出,黑灰产组织向监管部门或信访部门恶意投诉举报,扰乱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已经导致涉企客诉从过去的各类诉求均态分布发展为聚焦少数领域,恶意挤占客诉服务资源已经侵害到平台和其他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监管部门协同各方共同打击治理。

联合出手,建立打击黑灰产长效机制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开展打击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金融监管、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打击,并专门印发了《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向金融消费者发出警示,引导树立依法维权、理性消费的理念,提醒金融消费者切勿泄露个人信息、切莫轻信金融不良代理投诉举报机构和人员的虚假承诺等。

座谈会指出,遏制非法代理维权,净化金融市场环境,需要监管部门、司法部门、金融行业和消费者合力共治。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要进一步推进金融黑灰产的认定范围、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区别处理由此引发的信访投诉;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应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共建联防联治反诈数据库;金融消费者要提升理性消费意识和正确投资理念,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也要加大整治力度,屏蔽非法代理维权视频,从引流端阻断不良诱导信息的传播。

非法代理维权问题是涉及金融市场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系统性工程,打击工作任重而道远。当前,金融黑灰产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显现,其通过社交软件等隐蔽方式获客,难以在事前监测和预警;其引流内容传播范围广且突破时空限制,仅凭一时一地之力难以开展系统性监测、打击,必须多方形成合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打击长效机制,切实防止黑灰产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是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第一道防线。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领导强调,金融监管部门、地方金融协会、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要持续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力度,倡导理性投资、合理消费,不断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要落实“借者尽责”,金融消费者也应学会“风险自负”。要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判断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消费,强化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在消费金融产品时选择正规渠道,审慎对待合同签署、风险评估等流程。在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依法合理、高效维权的途径。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特别是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加强自我约束,强化合规管理,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意识和金融服务质量,不断下沉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宣传重心,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宣教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广泛宣传金融消费知识,引导消费者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不断提高自身权益保护能力。

展开全文k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