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格会否转换
市场风格会否转换
黄智华
近期市场上行动量不足,高位股接连跳水,市场结构性风险大,宜挖掘长期调整的低估值的低位股参与,进可攻,退可守。
本周金融、地产、钢铁等周期股有所拉起回升,可关注市场风格会否转换。正如之前所分析,从历史上看,长期调整(如调整1年)的低估值周期品种,具有一定周期启动性,而往往在年底到次年一季度是低估值品种配置的窗口期。可逐步关注近几年业绩稳定增长和未来业绩确定性强、历年高派息的金融、地产等周期股。
目前不少金融、地产股长期调整后,大幅跌破净资产值,估值处历史低位,不少业绩确定性强,股息收益率高,部分业务有所转型,而个别按近几年派息水平和目前股价,股息收益率达7%甚至10%。不过A股的银行股与其H股相比仍有较大溢价,尽管或有所收复回升而整体持续走牛估计可能性不大。
近期医疗医药板块走强,尤其中医药板块表现突出,有分析认为,中药作为医药投资领域的特殊一环,也是稀缺的投资品种。2021年初以来,国家对于中医药行业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利好政策接连出台。
2022年,大盘估计仍在大区间内呈结构波动为主,阶段机会或在于挖掘估值偏低的业绩高增、稳定增长的品种,如跌出反弹空间的高景气赛道品种、大消费品种(特别是年报业绩大增品种),以及经较长时间调整反复筑底的医疗医药、农牧、金融地产等相对低估值防御性品种上。
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短期下行压力,但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行业结构性景气仍持续,电力、风电、光伏、氢能源等清洁能源概念品种可望受反复挖掘。
从市场走势看,沪指2021年以来形成3330-3730点大箱体波动,上边形成了2月18日3731点、9月14日3723点、12月13日3708点三个阶段高点。随着上述大箱体上边与2020年3月19日2646点、2021年7月28日3312点、2021年11月10日3492点等低点连成的上升趋势线(现上移至3530点上下)不断收敛,进入收敛抉择区间,估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内抉择突破方向,箱体上边压力带未有效突破前结构性波动风险仍较大存在,有效突破需放量和金融、地产等周期股持续走强或才能上一台阶。
本周四沪指在半年线上形成一定抵抗支撑,周五反弹乏力,半年线、年线和上述上升趋势线在2022年能否坚守较为关键,如能坚守或可望再度挑战上述大箱体上边甚至上一台阶,如有效跌破,沪指或向大箱体下边寻支撑,如此则2022年仍摆脱不了大箱体内波动的格局。
近半个月来,创业板指走势较弱,本周三更是跌破年线,周四、周五继续走低,其近3年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如有效跌破则相关板块结构性波动风险加大,尤其部分高位股存在较大波动压力。
(本文仅反映市场特征,不作为操作建议)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赚者自安安,亏者定惶惶
谈恋爱,叫选股;订婚,叫建仓;结婚,叫成交;生子,叫配股;超生,叫增发;离婚,叫解套;吵架叫震荡;分手叫割肉;失恋叫跌停。
投资人更要懂得自己保护好自已。启发心智,勿求施舍。
行情好时吹的满天花,都是股神,行情不好时,吃大面,消失无影无踪。
市场好红火,能追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