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氢能能源属性纷纷指向绿氢,但何为绿氢?
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氢的“危化品”属性是影响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央视首次报道了氢能危化品及能源属性“敏感”问题引起了业内外媒体的广泛传播,将这一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尤其央视指出了氢能能源属性政策破冰,并报道了相对较为敏感的制加氢一体站获得了经营许可证的消息。
据氢云链政策数据库显示,2022年一定程度上是“非化工园区制氢”政策的元年(详情可以参考《非化工园区制氢元年到来?两省三市提出发展非化工园区制氢示范》),而今年政策进一步实现了突破,地方政府开始制定氢能能源属性的相关政策,正如央视所报道的,氢能能源属性的政策制定实现了破冰。然而参考非化工园区制加氢一体站的实际发展情况,氢能能源属性的落地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当前的政策而言,能源属性落地的重要一环或是绿氢标准的确定,同时能源属性仍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各地能源属性均指向绿氢
随着近几年氢能产业的示范运营,氢能发展的“拦路虎”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全国人大召开期间,有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明确氢能的能源领域”的提案,而地方政府率先作出反应,截至目前,如图表1所示,今年已有河北省、吉林省两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氢能非危化品属性的相关政策。
图表1 2023年氢能非危化品属性的相关政策情况
来源:氢云链数据库
通过对上述表格政策的分析不难发现今年在政策制定上向前迈了一大步,指出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但同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仅限绿氢。从涉及非危化品相关条款的政策来看,所有政策都仅对绿氢开“绿灯”。事实上,除了氢能非危化品定位相关政策外,较多地方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制氢的前提也是绿氢或者电解水制氢。
2、不需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不完全等于能源属性。虽然今年在氢能能源属性相关政策的制定上有了显著突破,但是政策仅是提及绿氢生产不需要危化品生产许可证,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明确了绿氢的能源属性。
绿氢标准的确定或是重要的一环
氢云链认为,虽然政策指出绿氢生产不需要危化品生产许可证,但是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绿氢标准。在政策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虽然地方就个别小型的示范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后可以确认执行,但这显然不利于规模化生产的进行,以加氢站的建设为例,前期的审批环节流程复杂且不统一,而当前的政策框架相当于在氢气的生产端也设置了相同的政策环境,这或许会进一步使得项目难以落地。所以,全国统一的绿氢标准或是推动氢能能源属性落地的重要一环。
根据国家标准和碳足迹产品制定规划,国内绿氢(低碳氢)标准已呼之欲出,结合目前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进度来看,明年关于氢能能源属性政策的制定大概率有显著的进展。逻辑上来看,绿电对应的是绿氢,国内目前对于绿电的定义与欧洲相似,这或许也意味着国内绿氢的标准与欧洲相似,但实现路径及过渡期内的标准或许存在一定的差异。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