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没良心砸盘,等4月再看现在就是地板价!
最近和一帮股友交流,大家纷纷吐槽,自从科技股掀起一波小高潮后,这市场简直就像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迷宫,越来越难搞。每天打开行情软件,那红绿参半的景象,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拔河比赛,市场基本天天红一半,绿一半。大家只要稍不克制,头脑一热冲进去,股价立马就像被施了定身咒,死活不涨,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其实啊,这看似混乱的表象,恰恰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一个关键特点,要是能把这个特点摸透,反而能挖掘出不少市场机会,下面咱就来好好唠唠。
一、眼下是时间差在捣鬼
前段时间科技股那涨势,简直像火箭升空,这背后和 AI 科技的突破脱不了干系。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就像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提振了大家的信心。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能提升经济效率,按照这个逻辑,说咱们未来经济会越来越好,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而股市这玩意儿,向来都是炒预期的,所以当时科技股被爆炒,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可回归现实,看看最近披露的社融数据以及 1 - 2 月的开工数据,就会发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压根没那么快。这就好比一场接力赛,科技企业作为第一棒选手,已经撒开腿往前冲了,可传统产业这第二棒还在慢悠悠地热身,需求根本没带起来。在科技预期炒作过后,新的增长点又迟迟不见踪影,行情能不纠结吗?
在这种纠结的行情里,机会可不是没有,只是博弈的成分变得更大了。之前炒科技股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股脑地往里冲,反正有大趋势推着。但现在可不行了,市场里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出现一点羊群效应,机构那帮老狐狸必然先使出诱多的手段,把散户引进陷阱,然后再进行围猎。
二、“羊群效应” 要不得,小心被收割
咱这市场的“羊群效应” 相当容易出现。你说为啥呢?大多数投资者压根就没有一套系统的投资观念,一个个都抱着 “要赚一起赚,要亏一起亏” 的天真想法,就跟在草原上盲目跟着领头羊走的羊群似的,稀里糊涂地随大流。可他们忘了,股票市场从来都是少数人赚钱的地方。你越是趋同、从众,就越容易掉进机构设下的陷阱,被收割得干干净净。
所以啊,想要在 4 月份这个敏感时期不被机构围猎,现在就得看清楚涨跌背后,机构到底是什么态度。一般来说,只要机构能够持续积极参与一只股票一段时间,那这股票肯定会变得很活跃。但问题来了,看清机构的动作谈何容易啊。在这场博弈中,普通人和专业机构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机构想要摸清散户的整体动作,那简直就像探囊取物,没什么难度;可散户想看清机构在干什么,这难度系数简直爆表。结果就是一旦散户扎堆,大家都觉得事情肯定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时候,羊群效应必然出现,而机构呢,肯定会反其道而行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大家明明看着觉得对的事儿,一到具体操作,就发现全错了。
三、借助数据,看清机构意图
就拿下面这两只股票来说,一开始都是在那震荡,走势看起来差不多。可结果呢,一只股震荡之后像火箭一样爆发,一路高歌猛进;另一只则像断了线的风筝,震荡之后破位下跌,跌得惨不忍睹。事后复盘,我们都明白,左侧那只股票肯定是机构在震荡期间积极参与,偷偷建仓,之后才迎来爆发。而右侧那只股票,机构肯定是早早放弃了,不然哪会破位跌成那样。但关键在于,在股票还没走出大涨大跌之前,也就是最关键、最有价值的时候,谁能看出来呢?要是等到大涨大跌都已经发生了,大家都看明白了,那时候还有什么价值呢?
然而,在股票未突破或破位之前,想要判断机构的意图,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真的比登天还难。为啥呢?因为机构的交易动作和散户、游资的交易搅和在一起,就像一锅乱七八糟的大杂烩,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随着金融模型的日益成熟以及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升,咱们有了更强大的工具来分析市场。就好比有了一把能看透市场迷雾的透视镜,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收集、精细筛选、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再借助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就能发现许多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特殊规律。其中,“交易行为” 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数据,因为它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那些以往难以察觉的交易细节的大门。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能清晰地了解机构在震荡时期的动作,进而精准判断股票在震荡后到底是会砸盘下跌,还是强势反击。这种观察机构动作和单纯看股票走势的差别可太大了。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四、控盘异动,机构态度积极
用系统统计 “机构交易特征”,能明显发现一个变化,那就是不同程度控盘的股票数量都在增长。这可是个大大的好消息,说明机构对市场的态度相当积极,而且信心十足,敢于掌控局面。不过,即便机构态度积极,市场风险依然存在,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得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借助工具看清机构动作,这样才能在这复杂的市场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