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之后是大坑,小散还要吃大亏!
市场持续调整一周,不少人对当下市场感到困惑。震荡究竟何时才会终结?对于散户而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怎样操作才能避免亏损?今天就为大家仔细剖析剖析!
大家留意最后一部分内容,这可是本文的精华所在,可千万别忽视了 。
一,继续等风来
当下,不少投资者聚焦市场两大核心问题:前期主线科技行业,何时完成震荡回踩并企稳;低位红利板块,能否实现持续性切换。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cz刺激举措正逐步落地。近期,zf部门通过发债实施cz刺激,各地诸多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美联储释放信号,4 月缩表速度可能放缓,后续降息也有望落地。一旦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宽松,将为我国营造有利的降息降准环境。此前,由于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若我国单方面降息降准,会面临较大的利差压力 。
一旦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步入利率下行通道,我国实施降息降准操作的空间将显著扩大。
然而,不少投资者认为,在cz刺激有效拉动需求、货币宽松政策全面落地之前,观望是较为稳妥的策略。在此,需要提醒大家,A 股市场向来有 “买传闻,卖新闻” 的特点。
当你还在等待政策落地时,其他投资者的想法截然不同。大家不妨反思,是不是每次都在股价大幅上涨后,才匆忙入场,最终成为接盘侠?这背后原因并不复杂,消息通常只是催化剂,或者说是机构资金完成布局后,拉升股价的借口 。
二,机构的套路
不少人或许认为,机构资金的动向肯定不会轻易被散户察觉。按传统方法,确实难以洞察。但只要参与交易,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这就是我们探寻真相的突破口。
当然,光靠个人观察难度极大,还得借助工具。大数据能够对原始交易数据展开收集、筛选、整理与挖掘,并借助模型进行比对,如此一来,就能发现其中的异常现象。
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这类本身具备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可参考下图:
大家留意图底部的橙色柱体,这代表「机构库存」数据,反映了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橙色柱体持续的时间越久,就表明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充沛,也侧面反映出机构对市场的高度看好。
这张图展示的是「善水科技」近期的交易数据。不少人觉得善水科技股价在二月底突然大幅上涨,但实际上早在一月份,机构资金就已悄然入场布局。当时股价处于横盘状态,很多人难以察觉其中的变化。
仅仅一个月,善水科技股价涨幅超 50%,错过的投资者恐怕懊悔不已。但倘若能及时洞察机构资金的动向,同步进场布局,不就能抓住这个投资机会了吗 ?
三,现在就行动
实际上,相比把握单个股票的机构资金动态,更关键的是,当面对市场上众多股票和纷繁热点时,借助大数据,就能了解究竟哪些股票获得了机构资金的持续关注。具体可看下图:
通过这张图,能清晰判断出市场中哪些股票有机构资金介入。从中我们不仅能得知,当前有 2186 只个股吸引了机构资金参与交易,更值得关注的是,超过 1700 只个股获得了机构资金连续两周的积极投入。借助这样的视角观察行情,是不是能收获全新认知?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