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财经> 正文

资管新规三年过渡期步入“读秒”,28万亿元银行理财市场已重塑

财经号APP
红星资本局红星资本局 2021-12-31 20:00:59 1867
分享到:

2021年12月31日,资管新规三年过渡期进入最后一天。

2018年4月,央行等四部门重磅推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指出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为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资管行业变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同年7月,央行又紧接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

两项文件的发布,推动作为资产管理业务主力军的银行理财进行整改、转型。资管行业历经三年多的“纠错期”和“调整期”,“破刚兑、去通道、去非标”,资管新规不断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和深耕资产管理业务,见证了各机构打破传统、积极转型。

新年伊始,资管行业将正式迈入资管新规新阶段,意味着占据资管市场规模最大的银行理财市场(约为28万亿元),挥别过去运行10多年的规则,市场完全重塑——行业打破“刚兑”,产品真净值化,彻底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监管标准统一,行业藩篱得以拆除,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大资管角逐暗流涌动。

监管:

规范性文件迭出 补齐长效性制度短板

资管新规的发布实施,拉开了资产管理领域改革发展的序幕。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管新规的发布,主要是针对当时资管行业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进行整改和约束,其中提及的“净值化管理”相关要求直指资金池运作、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受托关系不清等问题。

在净值化转型开始前,理财产品普遍为预期收益型,实操中的“刚兑预期”积累大量风险。资管新规发布后,监管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从会计核算、宣传销售、流动性管理、投资者教育、内部控制与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全面实现净值化管理。

虽然过渡期收官在即,但监管部门未有放松之意,规范性文件迭出,旨在补齐长效性制度短板,使银行理财逐步公募化,彻底回归资管业务本源。

2021年6月17日,在公开征求意见一年半之后,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范围、集中度管理、流动性管理、杠杆率、偏离度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程度的收紧要求,与货币市场基金等同类监管标准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高达7万亿元规模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面临整改。受此影响,在预期收益率和规模下降的情况下,银行资管和理财公司既要满足要求,还得寻求新产品承接需求。

10天之后,《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理财产品销售层面也有了新“规矩”;8月末,监管部门为进一步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剑指“伪”净值产品,窗口指导银行新增的理财产品,要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市值,并对存量做出整改。也就是说,过去为了平滑净值波动的资产计量方法摊余成本法,须改为市值法计量,以真实反映净值波动。消息一出,引起市场轩然大波。

12月17日,银保监会又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理财产品流动性管控重点和规范细则,意在使理财公司提高资金兑付能力,防范被动变现资产降低产品净值。在市场人士看来,至此,补齐银行理财业务长效性制度短板的阶段性任务已完成。

产品:

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 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

监管政策迭出背后,核心要义是推进理财产品真净值化。特别是前述资产估值法切换,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彻底告别伪净值。

“从前期摸底情况来看,预计今年(2021年)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王朝弟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个别银行剩余的少量难处置资产,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个案专项处置,直至全部清零。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7%,市场运行平稳。产品运作模式由具有混同运作特征的“预期收益型”全面转向资产与产品清晰对应的“净值型”。

净值化转型进展显著——

2021年11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显示,银行理财收益情况、发行情况及净值转型程度均呈环比上升趋势。其中,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91点,环比上升4.8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7.34点。

截至9月末,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城商行整改进度领先,平均进度达94%,而国有银行转型稍慢,净值化转型进度约80%。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成常态——

2021年11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显示,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3.67点至64.45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3.66%,环比下滑77个百分点,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201个百分点。从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走势看出,净值型产品收益呈波动变化。

理财公司异军突起——

截至9月底,理财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21家正式开业,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较今年年中增长36.75%,同比增长2.75倍。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稳步增加,占比48.97%,成为理财市场绝对主体。理财公司的异军突起,使得我国理财市场主体得以进一步丰富,为资管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市场:

资管机构同台竞技 中型银行进退两难

监管标准逐步统一,行业藩篱进一步拆除,资管业“群雄并起”时代已然开启。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已无形中被推向了多方竞争的前台。

未来如何直面与券商、基金、信托、保险、合资理财公司等各路资管机构的竞争?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的答案是:2022年重点聚焦投研、资产配置等能力建设的提升,丰富产品货架,适应投资者需求。

交通银行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近日表示,面临新挑战,理财子公司需要不断锤炼在IT、运营、风控、产品研发、投研、渠道和交易等领域的核心能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建信理财总裁谢国旺也表示,未来需要加快落地三大能力,包括金融科技能力、投研能力、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对于尚无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而言,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据了解,部分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开展受到限制,可能演变为单一的代销渠道。这一方面有监管因素,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小型银行的主动选择,这类银行的理财规模本身就不大,营收贡献较小,相比投入而言,退出或许是明智之举。

对于中型银行来说,则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例如,有的城商行,尽管两年前就已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但到目前尚未获批。一家城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22年的工作重点先放在解决非标不良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上,等拿到批文后,再去考虑新的理财业务战略。

责编 任志江 综合自新华社、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