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创医惠走到悬崖边缘?
原标题:思创医惠走到悬崖边缘?
截图来源于华夏健康网健康领域专栏创作者《一点健康》
来源|一点健康
编辑|张泽明
作为国内智慧医疗领域曾经的代表企业,思创医惠(300078.SZ)正经历自上市以来最严峻的“多重危机时刻”。
3月19日晚,公司公告披露,旗下子公司医惠科技卷入一桩高达5766万元的违规担保诉讼。这一看似“旧案”的诉讼,实则揭开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漏洞,也让投资者首次直面公司或将被ST的现实风险。
“七年前的私章担保”,如今成退市导火索?
据公告披露,2017年,公司时任董事长章笠中绕过公司治理程序,擅自以医惠科技名义为其个人融资事项出具承诺函、提供担保。整个过程未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也未在任何财报中披露。直到2023年因债务违约暴露,该违规担保事件才浮出水面。
目前,该案所涉违规担保金额,占公司净资产比重超过15%,远超深交所设定的5%风险预警线。如果公司未能在2025年4月18日前完成解除或解决,股票将面临ST处理,甚至存在退市风险。
主业持续亏损,智慧医疗成“失血点”
数据显示,思创医惠已连续四年净利润为负: 2021年:亏损6.85亿元;2022年:亏损8.78亿元;2023年:亏损8.74亿元;2024年预计再亏4.2亿~6.3亿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引以为傲的“智慧医疗”业务已由昔日增长亮点,转变为如今利润黑洞。2022年该板块毛利率尚维持1.71%,2023年则骤降至-33.04%,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更从“盈亏平衡”跌入“深度亏损”。
公司在问询函中回应称,项目实施人工成本大幅上升,2023年同比增长12.37%,为满足客户需求和项目交付,团队规模无法收缩,导致人力开支居高不下。同时,销售费用、折旧摊销等固定支出并未随收入同步下降,压缩整体利润空间。
资金链吃紧,卖楼再租“解渴”
2024年6月,公司公告以总价8亿元出售两处杭州核心地产资产,包括滨江区总部办公楼和临平区厂房。交易对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苍南县财政局旗下山海实业。
出售后,公司仍将在原址办公,需支付每年不少于6400万元租金。为促成交易,公司不仅承诺支付租金、提供不动产担保,还动用子公司股权为之担保。交易价格也低于资产评估值。
一边是资产流失,一边是现金流紧张。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仲裁14起,涉案金额超过7500万元。与此同时,公司还收到工商银行诉讼通知,涉及金额超5700万元。
造假行为坐实,监管开出顶格罚单
2024年1月,浙江证监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思创医惠在2019-2020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累计虚增利润数千万元,并在2020年可转债公开发行中存在欺诈发行行为。
前董事长章笠中被罚款合计9320万元,并被处以10年市场禁入的顶格处罚,公司被处以五年内不得再融资的纪律处分。
这一处罚也标志着注册制下首例欺诈发行再融资案例的落地,具有标志性监管意义。
利空连环引爆,退市风险迫近
从财务造假到持续巨亏,从违规担保到卖楼自救,思创医惠的内控、经营与治理正在全方位遭遇挑战。监管高压之下,企业若不能及时自查整改、止住亏损、重塑信任,退市并非危言耸听。
华夏健康网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并呼吁相关机构对涉及资金安全、投资人权益的医疗上市企业,保持更高透明度和更强合规要求。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