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券商24家收入下滑: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开启整合大幕?
中信证券年末公告收购广州证券引发了市场震撼。
在前几轮市场低迷、券商盈利下滑周期里,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行业整合。上一次的行业整合从2014年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开始,随后方正证券、宏源证券等多家券商也相继发起了并购或重组。
此次中信证券的收购不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收购同业。这是否预示着弱市之下的行业整合大幕又在徐徐展开?
过户仅两月,越秀金控转卖广州证券
广州证券在本次收购前是另一家上市公司越秀金控(000987.SZ)的全资子公司。
早在2016年,越秀金控就发起了对广州证券的收购,经过漫长的两年时间,2018年10月公司公告称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六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广州证券32.765%股权,并完成了过户手续。本次交易后,广州证券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变为全资子公司,越秀金控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广州证券 100%的股权。
然而,这到手的“宝贝”还没捂热,过户仅仅两个月后,越秀金控就将广州证券“卖”给了中信证券。
对于中信证券来说,这并不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收购同业。
2004年中信证券收购了山东青岛的万通证券,并更名为“中信万通证券”,之后再次更名为“中信证券(山东)”。2005年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共同出资成立中信建投证券,随后受让了华夏证券的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2006年11月中信证券收购浙江的金通证券,形成现在的 “中信证券(浙江)”。经过多年的并购重组,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7年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中信证券以资总资产4839.41亿和净资产1279.31亿的规模位列第一位。
2018年12月25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关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而且由于本次交易涉及沪深两家上市券商之间的资产重组,触发重发资产出售,构成重发无先例事项,自2018年12月25日开市时起停牌。
广州证券历史悠久,但今年的业绩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今年前11个月广州证券亏损1.19亿
根据公开信息,广州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证券公司之一。2014年9月1日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后正式变更为“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广州证券在全国设立了35家分公司、135个证券营业部,分支机构数量达到了170家。公司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其中广证恒生为CEPA框架协议下国内首家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广州期货于2017年初成功挂牌新三板。
从近几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广州证券的业绩波动幅度较大。以下为2013-2017年,广州证券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情况:
2014-2015年广州证券的营收增速超过80%,归母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49.1%和74.13%,均保持着高速增长。但2016年公司的营收就出了下滑,随着公司收入的下滑,归母净利润也开始加速下滑。截止2018年11底,广州证券的净利润累计亏损达1.19亿元。
而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每年公布的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排名来看,广州证券的总资产及净资产在其所统计的证券公司中一直排在40名上下,在行业中处于中游位置。截止2017年末,广州证券的总资产及净资产排名为分别为38位和41位。
今年前11个月,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不仅仅是广州证券一家。
2018年前11个月券商业绩大幅下滑
根据Wind数据,我们整理了26家在A股上市券商的前11个月的财务数据,以下为26家合计的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从数据来看,2015年至今券商整体的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截止今年11月底,前11个月26家券商的营收合计为1047.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53%;净利润合计约369.1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22%。
以下为26家券商2018年前11个月具体的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从单家券商来看,今年26家券商在前11个月营收出现增长的仅有2家,分别是方正证券和第一创业,累计营收达35.41亿和11.5亿,增幅分别为7.79%和5.37%。其中,营收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东方证券,1-11月的累计营收为18.2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4.27%。
而前11个月净利润出现增长的有三家券商,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的为方正证券达29.44%,其次为光大证券和海通证券,增幅分别为3.78%和1.9%。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太平洋证券,1-11月累计净利润亏损约2.73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1.98%。此外,降幅较大券商还有东方证券、中原证券和国海证券,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相比分别下降91.68%、88.11%和83.39%。
面对行业的低迷,今年中小券商的业绩出现了较大的下滑,有的甚至开始亏损。而此时作为行业目前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如果逆势收购广州证券成功,会不会引发新一轮券商行业的并购潮呢?(JW)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