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商业观察:侵入式脑机接口相关概念股(附股)
侵入式脑机接口(Invasiv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通过手术将电极或芯片直接植入大脑皮层或神经组织,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高速双向通信的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精度信号采集和直接神经调控能力,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如瘫痪、帕金森治疗)、军事和前沿科研领域。
A股脑机接口概念龙头股(含侵入式技术相关)
以下公司涉及侵入式或混合型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临床合作或关键部件供应,需注意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进程仍处于早期阶段:
1. 创新医疗(002173)
逻辑:通过参股杭州博灵医疗(持股35%)介入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团队来自浙江大学脑机接口课题组,聚焦瘫痪患者运动功能重建。
进展: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未人体临床。
2. 三博脑科(301293)
逻辑:专科神经医学集团,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潜在侵入式BCI手术实施平台。
优势:神经外科临床资源稀缺性。
3. 冠昊生物(300238)
逻辑:生物材料平台型企业,植入式医用电极材料可能应用于BCI硬件。
关联:参股公司涉及神经再生材料。
4. 汤姆猫(300459)
逻辑:与杭州妞诺霄云合作非侵入式BCI游戏应用,但布局神经信号处理算法,技术可延伸至侵入式领域。
风险:概念性强,业务关联度低。
5. 科大讯飞(002230)
逻辑:AI+脑科学交叉布局,投资脑机接口公司“脑虎科技”(柔性电极技术),技术路线含侵入式选项。
定位:长期技术储备。
上游核心部件企业
电极/芯片:
汉威科技(300007):柔性传感器技术潜在适配BCI。
复旦张江(688505):光电器件研发能力。
手术机器人:
天智航(688277):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精准植入技术。
风险提示
技术风险:侵入式BCI需开颅手术,长期安全性待验证,国内仅少数团队进入临床前研究。
政策风险:涉及人体试验的医疗器械审批周期长(通常10年以上)。
商业化风险:当前市场规模极小,企业收入多依赖其他主业。
建议跟踪国家脑科学计划扶持方向及头部企业(如脑虎科技、博睿康)的IPO进展,短期以主题投资为主,需警惕纯概念炒作。
严重声明:拒绝抄袭,拒绝谩骂,欢迎转载。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笔者分析也仅仅是一个参考,不作为你买卖的依据,文中个股不作为买卖依据,仅仅是研究所用,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