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商业观察:AI眼镜细分行业龙头汇总(附股)
中国在AI眼镜产业链中已形成从核心光学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生态,部分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以下是国内细分龙头及行业趋势分析:
一、国内AI眼镜细分龙头
1. 核心硬件与光学技术
Micro OLED(微显示):
京东方(BOE):国内最大Micro OLED供应商,为华为、OPPO等供货。
视涯技术(SeeYA):合肥产线已量产,供应AR/VR头显。
光波导(AR核心光学方案):
灵犀微光:国内光波导技术领先,已实现量产。
珑璟光电:阵列光波导方案成熟,客户包括Rokid、Nreal。
LCoS(硅基液晶):
豪威科技(OmniVision):被韦尔股份收购,提供AR显示驱动芯片。
2. 整机品牌与解决方案
消费级AR眼镜:
Roid(若琪):主打AR+AI交互,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Nreal(太若科技):全球销量领先,与蔚来、中国移动合作。
雷鸟创新(TCL旗下):依托TCL供应链,主打轻量化AR眼镜。
INMO(影目科技):专注无线AR眼镜,面向C端市场。
工业级AR眼镜:
亮亮视野:医疗、安防领域落地较多,主打AI+AR行业解决方案。
亮风台:工业远程协作、智慧城市应用。
谷东科技:军工、电力巡检AR方案提供商。
3. 关键芯片与算法
主控芯片:
华为海思:自研AR芯片(如麒麟A1),用于华为Vision Glass。
瑞芯微、全志科技:提供中低端AR眼镜主控方案。
AI算法(CV/NLP):
商汤科技:AR+AI视觉方案,与OPPO、小米合作。
旷视科技:人脸识别+AR交互技术。
科大讯飞:语音交互+AI眼镜(如讯飞智能耳机)。
4. 供应链与代工
歌尔股份:全球AR/VR代工龙头(Meta、Pico供应商)。
立讯精密:苹果Vision Pro供应链,布局AR光学模组。
舜宇光学:AR镜头核心供应商(华为、OPPO合作)。
二、中国AI眼镜行业趋势分析
1. 技术趋势
✅ 光波导+Micro OLED成主流:国内灵犀微光、京东方等技术接近国际水平,未来2-3年有望突破成本瓶颈。
✅ AI大模型+AR眼镜结合:如Rokid接入通义千问,提升自然交互能力。
✅ 轻量化+无线化:分体式设计(如手机投屏AR)仍是过渡方案,未来向独立计算(如华为Vision Glass)演进。
2. 市场趋势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