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股票> 正文

中国再保险:加快经营转型,持续巩固提升市场地位

格隆汇·港股那点事格隆汇·港股那点事 2019-04-05 21:08:36 48740
分享到:

作者:格隆汇 吴YS

2019年3月28日,中国再保险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报告,并在香港召开年度业绩发布会。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和春雷先生,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赵威先生,总精算师田美攀先生,董事会秘书朱晓云女士,业务总监李明先生,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路晓伟先生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内容经整理如下。

2018年公司经营及业绩亮点

总资产同比上升40.4%,达3,409.07亿元;净资产达872.54亿,较去年上涨15.8%。

录得归母净利润37.30亿,每股盈利为0.09元,ROE为4.90%,分红比例为35.31%。

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总保费首次达1,222.57亿元,增速达16.1%,该增速优于行业12.2个百分点。核心业务保费收入(剔除财务再保险业务)为918.18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行业增速8.7个百分点。

市场地位稳中有升,财产再保险、人身再保险业务境内市场稳定,稳居第一。中国大地保险原保费增速超越行业2.7个百分点,同行业市场排名跃居第五。

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不少业务及细分方面表现突出。财产再保险境内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26.5%,境内临时再保险业务同比增长68.6%,境外业务同比增长23.0%;人身再保险境内保障型业务同比增长74.4%;财产险直保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54.3%。

风险管理持续稳健,再保险板块各主体SARMRA评估得分均超过80分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报告期内,中国再保险财务状况稳健,继续保持贝氏评级“A(优秀)”、标普全球评级“A”。

保险板块各主体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保持在200%以上。


价值业务与发展思路

一、保险业务

财产再保险业务

保费收入稳健增长,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承保质量显著改善。财产再保险板块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7%达289.47亿元,综合成本率下降3.5个百分点,到达99.6%。

境内业务分保费收入249.7亿元,增长率达14.2%;其中,非车险业务分保费收入增长率达26.5%,非车险业务占比稳步提升,由2017年的58.8%提升至65.1%。综合成本率为99.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境外业务总保费收入亦快速增长,2016-2018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2.9%,保费占比也从2016年的11.2%提升至2018年的14.3%。

人身再保险业务

分保费收入三年连破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大关,2018年分保费收入达523.65亿元,2016-201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4%。规模保险快速增长,同比上升26.3%。

境内保障型业务处于快速增长期,行业健康管理服务整合加速,使得对风险解决方案需求剧增。公司快速抓住机遇,优化业务结构,大力拓展保障型业务,实现保障型业务同比增长74.4%,达124.12亿元,其中效益型的中端医疗、自驾意外险同比增长 167.1%。保障型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占比达26.1%,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财产险直保业务

目前财产险直保业务拥有3.61%的市场份额,总保费收入426.22亿元,同比上涨14.4%,在所有境内财产险直保公司中排名跃居第五,其原保费增速连续四年优于行业。

二、投资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再保险的总投资资产规模为2,179.55亿,同比增长15.7%,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20%和5.12%

就资产配置而言,相较于2017年,公司大幅增配固定收益投资,该项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为70.5%,另外股权及基金投资的占比减至18.2%。在资本寒冬的形势下,中国再保险依旧实施稳健谨慎的投资策略,对于中国再保险来说,冬天正好是打猎的时候,长期价值回报的优质项目依然存在。中国再保险因其独有的前瞻性,适时加大配置企业(公司)债投资,为其利息收入带来明显增加,使得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5.9%,达104.03亿元;净投资收益率达5.12%,同比上升了0.48个百分点。

三、公司发展思路

2019年,中国再保险将紧抓平台化、科技化、全球化三大战略支点,坚持“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经营思路,加快 “一三五”战略落地和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整体价值稳健增长。

其中,经营思路的“稳增长”意为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着力突出风险保障功能,做稳做精成数再保、车险直保业务,做强做大非车险、健康险、政策导向型业务;“调结构”则可理解为更加注重价值成长,推动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重点提高非车险、保障型和国际业务保费占比;最终推动实现“增效益”,公司会更加注重双轮驱动,承保有利润、投资有稳定较高收益。

业绩会Q&A问答环节

Q1: 请管理层具体介绍一下“偿二代”实施对财产再保险的影响是否已基本消除?现在“偿二代”二期工程的修订正在进行当中,你们怎么评估未来的影响?

答:“偿二代”开始实施后对我们有一个短期的负面影响,但目前“偿二代”实施的积极影响已经抵消消极影响。“偿二代”实施导致车险风险因子大幅下降,车险的分出率大大降低,所以整个车险的分出大幅下降。这给公司过去几年境内财产再保险的保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偿二代”实施第一年我们境内业务分保费有所下降,到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基本持平,到今年我们增长了14.2%。主要原因一是车险经过两年的调整以后,分出率已经大大降低,再降低的空间非常有限;二是非车险的风险因子比较高,分出的需求比较大,且直保市场非车险的增速比较快,所以带动我们财产再保险保费增速更快。而车险的下降空间已经不大了,它和非车险的增长相比起来,足以被抵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整个“偿二代”到目前为止带给我们的是积极影响。

“偿二代”二期工程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进展,一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新纳入了一些资产,因为过去资产纳入比较少,只有可供出售资产。现在纳入了固定收益资产。二是信用风险,由于风险导向,穿透式管理要求更严格。三是剩余边际资本化的问题,在“偿二代”一期工程中,剩余边际可以作为资本,在二期讨论时,认为剩余边际有一定不确定性,目前大致的观点是一部分会纳入到核心资本当中,另外一部分纳入到附属资本中。四是保险风险计量的问题,再保险公司保险风险已经充分分散化,直保公司的风险因子要求比较高。

我们评估“偿二代”二期工程对再保险公司影响不会太大,影响也是一个正向的影响。未来“偿二代”二期工程还是孕育了一些业务机会。比如现在我们财产险行业当中,非车险大规模增长,这对非车险的资本要求会增加很多,比如说责任险、保证保险等等。这一类的业务增长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业务机会。

此外对不同的寿险公司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也会充分挖掘市场机会,我们始终在跟踪进展过程,不断做出解决方案,在二期中发现机会。


Q2:关于财产险直保车险业务,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车险手续费率监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管理层怎么看待其中带来的影响?

答:随着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保费不断下降,赔付率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新车销售量的下降,车险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费用率在去年有一个上升的态势。所以监管部门及时推出了“报行合一”的监管要求。措施推出之后车险的费用竞争趋于缓和,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总成本的控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对于大地来说,一是严格执行监管机构“报行合一”的要求;二是强化对业务风险的筛选能力,我们构建了大地的XCAR指数,精准选择客户,确保大地可以稳健、高效益经营。


Q3:关于寿再,看到管理层提到“产品+”战略,能不能详细聊聊这个战略?另外能不能介绍一下国内寿险再保险市场现在的市场竞争和费率的趋势。

答:我们的“产品+”战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产品+创意”,第二是“产品+服务”,第三是“产品+平台”。“产品+创意”方面利用我们的数据优势发现客户需求,精准定价、精准营销,开发新型产品。我们在市场上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产品,比如少儿重疾险、自驾意外险等,我们还开发了互联网百万医疗产品。另外直保公司每过一个阶段要有一个产品迭代,我们深度参与这个迭代过程,目前很多产品都是我们在为直保公司提供创意。

第二是“产品+服务”,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和看病体验差的问题,我们在市场上提供二次诊断、绿色通道、直升机救援、外购药等一系列服务。“产品+服务”我们这一块做了很多的工作,目前正在成为我们发展的重点。

第三是“产品+平台”,“产品+平台”主要是基于几个看法,一个是平台有流量优势,还有营销优势,我们再保险公司有数据优势、风控优势、产品开发优势,我们还能做风险承担。平台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劣势,我们卖不了产品,我们的优势也是平台的劣势,所以我们两家也是优势和劣势的融合。我们2018年跟微保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跟他一起做产品开发,做风控系统,目前开发了几款产品出来,2019年我们希望开花结果。此外我们跟其他的互联网平台也有合作,跟经纪公司也有合作,我们为他们定制了一些产品,“产品+”是“数据+”的延伸。没有数据就没有产品,我们还是依托数据,我们把“产品+”作为我们业务,尤其是保障型业务发展的亮点。

第二个问题关于激烈市场竞争的问题,坦率说,中国的寿险再保险竞争不是承保能力的竞争,而是服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竞争,我们寿再坚决不搞价格战,我们还是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产品开发优势、技术优势,把它充分发挥出来,然后获取业务,促进我们本身业务的发展。


Q4: 关于桥社,整个收购项目还没有完全完成,能否提供一个详细的收购时间表?收购桥社能带来哪些协同效应?

答:第一点,中再集团于2018年12月28日顺利完成了对英国桥社主体的收购,在2019年2月份,完成了对爱尔兰主体的收购,我们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全部的收购工作。

第二点,中再集团正在全力推进平台化、科技化、全球化的进程,我们致力于发展我们的国际业务,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桥社在政治风险、恐怖主义风险方面在劳合社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同时它也是全球性特种险公司。除此之外,桥社承保团队在财产险、能源险和责任险等方面实力也比较强。同时,桥社在爱尔兰设有在欧盟直接开展业务的机构,也有一个国际化的布局,在新加坡、迪拜、丹麦等“一带一路”沿线设有分支机构,所以也就意味着收购桥社,中再集团在发展国际业务,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反哺中国国内市场业务创新方面都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协同和联动作用。


Q5:去年保障型的业务增长比较快,但是一年新业务价值有所下降。新业务价值下降是因为产品结构的变化,还是因为直保市场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传导而来的?

答:2018年一年新业务价值下降了8.8%左右,这个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保障型业务。保障型业务价值增长了74%,实际我们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了很大的比例,但这个数字没有披露,我们不好说。但价值为什么会降下来?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财务再保险业务的核算方法;

另外,我们的储蓄型业务,因为我们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投资收益,没有按资产的实际投资收益计算新业务价值,这两个原因导致了新业务价值略有下降。


Q6:关于财产险直保,信用保障保险呈现较快增长,是否有资产信用恶化的现象?未来怎么提升风险管控?

答:从数据上看大地的信用保证保险有一个非常大的增幅,这里面主要是保证保险的增长,信用险占比非常低。而我们的保证保险主要是个人贷款保证保险,这类业务延续了去年高增长的态势。我们一直强调保证保险业务的发展是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对保证保险的业务风险高度重视。

首先这个业务的特点是小额分散,不会产生太大面上的风险。它是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放贷额度大概只有10万左右。在承保和后端的催收流程我们有严格的风控措施,在前端的获客端我们接入了央行征信,除了央行征信的数据我们还参考了第三方的征信平台,对客户进行严格的筛查。我们内部建立了专门的风控模型对客户进行识别,同时根据产生坏账的特征再反过来迭代更新我们的风控模型,使我们风控模型始终有效。另外在流程上,我们除了中央的集中审批以外,我们要求客户到全国185家门店进行面签,面签中还有20%到30%的客户会拒掉。一旦产生坏账,我们立即有中央催收跟进,我们地方的分部也会配合进行催收,产生理赔的案件我们会跟第三方合作,通过第三方力量加强催收。

整体上我们业务风险是可控的,下一步将对我们整个系统的保证保险业务进行扎口管理,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快业务进一步发展。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