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筹备上市!股东:柳传志、俞敏洪、傅盛、田溯宁、汪静波
10月15日,北京证监局官网披露了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的上市辅导情况。
这意味着,罗振宇创立的罗辑思维有望成为A股知识付费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容付费”、“知识服务”成为内容产业的新增长点后,罗振宇和吴晓波无疑是耀眼的两个IP。
不久前,以“吴晓波频道”为核心的巴九灵刚刚宣布终止和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的并购计划,“上市梦”告一段落。
此次,“罗胖”会有与吴晓波不同的结局吗?
▼ 附图: 吴晓波与罗振宇合影 (图源:来自于网络)
“罗辑思维”拟于科创板上市
10月15日晚间,北京证监局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辅导信息情况,其中就包括由罗振宇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辑思维”)的上市辅导情况。
根据这份公告,罗辑思维选择在科创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文件显示,辅导前期准备工作早在去年12月就已开始,持续至今年8月;正式辅导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今年9-10月、11-12月进行。
这就意味着,罗振宇在2018年年底考虑登陆资本市场、与券商投行接触时,其考虑的上市地点或许就已确定是国内的资本市场。此前,有报道称,有投行向罗辑思维方面提出过海外上市的方案,但罗辑思维方面倾向于将上市地点放在国内A股。
资料显示,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旗下主要产品为得到App和罗辑思维公众号。
经营业绩方面,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一季度,罗辑思维的营收为1.59亿元、2.89亿元和1.51亿元;净利润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为11.7%、15.5%、25.2%。
“星光熠熠”的股东阵容
凭借知名央视制片人的光鲜背景以及知识付费的首倡者身份,罗辑思维自诞生就得到了资本的强势关注。
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罗辑思维就保持一年一轮的融资速度。从参投的机构方来看,也不乏响当当的机构。
具体来说,2013年,其获得顺为资本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4年,启明创投在A轮注资数千万人民币;2015年,中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真格基金等均参与了罗辑思维的B轮融资;在2016年的C轮融资中,出现了梅花创投等身影;2017年,红杉资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英雄互娱、华兴资本等共同参与了其D轮融资。
此外,罗辑思维的股东里面,也不乏资本市场上熟悉的面孔。
天眼查显示,从目前的股东结构来看,共有16名股东,除了2名自然人股东,其余14位均为法人股东。
其中,“灵魂人物”罗振宇以自然人身份持股30.35%,也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而李天田持股13.93%,为该公司第三大持股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CEO,李天田也被陈伟“罗振宇背后的女人”。
此外,在法人股东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6.26%,其股东包含罗振宇、李天田,李翔、李笑来等7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红杉合信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分别持有7.5%,5.85%的股份。
另外,持股5.23%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造物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股东组成也非常夺人眼球:在其23名合伙人中,既不乏柳传志、俞敏洪、傅盛、田溯宁等创投圈知名人物,也不乏汪静波这种在资管领域的女强人。如下图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4日,罗辑思维还发生了经营范围变更,新增出版物批发。2019年3月,罗辑思维注册资本由约535万元增至3000万元,增幅高达460.07%。
前几天墨迹天气才刚刚IPO受挫,转眼罗辑思维又筹备A股上市了,有网友戏称:
刚轰走一个播天气的,又来了个说单口相声的。
着急圈钱为哪般?
玩笑归玩笑,罗辑思维现在早就不再是罗振宇的“60秒单口相声”了。在经历了卖会员、卖书、卖货等不同的尝试之后,《罗辑思维》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以音频为主的内容出版平台 — 得到APP。
2016年通常被认为是知识付费的元年,而《罗辑思维》和得到App均早于这一时间点出现。作为“知识付费”概念的始作俑者,罗胖可以说吃到了蓝海阶段最甜美的一块蛋糕,名利双收的同时,也早早地进入了资本的视野:
一份在2017年曝光的投资文件显示,罗辑思维拟以投前估值70亿元人民币进行Pre-IPO轮融资,融资总规模9.6亿元,新股增发规模预计3.7亿元,老股转让规模预计5.9亿元,参投机构有腾讯、红杉资本、英雄互娱等。该文件亦披露了罗辑思维的营收数据,2015年、2016年和2017年Q1,罗辑思维的营收为1.59亿元、2.89亿元和1.51亿元;净利润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为11.7%、15.5%、25.2%。
按理说,罗辑思维是一个相当完美的轻资产、小团队模式,本身具有极高的品牌认可度,营收和利润也都很可观。我们完全可以说罗胖“非常赚钱”。那为何又突然着急上市圈钱呢?(A股就是圈钱,这事不用否认)
我想罗辑思维的上市,应该更主要还是资本(投资机构)的推动。毕竟对于习惯了把目光放在“独角兽”、“百亿”层面的互联网投资机构来说,手里握着这么一个“站在风口”的《罗辑思维》,只是每年营收几个亿、利润几千万,显然是无法满足的。
在要求高回报的资本面前,一切都会变得浮躁起来,“知识付费”也不例外。罗辑思维“风头太盛”,自然“风投”们也就难以满足于“赚点小钱”。
之前炒作“罗辑思维整体估值100亿”,现在又筹备上市,这才是资本的正常套路。
为什么会选择科创板,是不是只有人傻钱多的A股才能撑起“100亿”的梦想呢?
上市后的“得到”会有什么改变?
如果融资是知识和资本的联姻,那么IPO也许可以说是知识付费的“卖身”了。
既然卖身给了资本,势必就要为逐利而奔走。
资本要逐利,而且要“逐大利”。
可以猜测,上市后的“得到”也会有所变化:
内容和形式会更多样化,以满足资本对“平台扩张”的喜好。
用户将会在“知识”之外,“得到”更多的营销套路。
知识内容会更加快餐化和鸡汤化,以迎合用户的日渐浮躁。
只是这样一来,还会是我们所认识的《罗辑思维》么?
盛名之下,其实很累
“分享知识也能赚钱”,“在家就能创业”,这样的“知识付费”,简直是人生最理想的自由赛道,因此激励了无数怀揣自由梦想的“知识分子”投身其中。
但是随着早期红利的消失,竞争也日渐激烈。随着个人的知识积累迅速枯竭,即便自媒体纷纷转为团队作战、企业化运营,还是难以维持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用户获取和留存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罗辑思维》打造“得到APP”,成功地从知名自媒体转型成了内容平台。但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尴尬的问题:罗振宇这个大IP的光环太强大,对“得到”来说,一开始确实能吸引不少大咖加入,很好地解决了内容持续产出的难题。但另一方面,“得到”深深打上了罗振宇的个人烙印,这又反过来成了平台发展最大的障碍。
对于付费知识的生产者来说,加入“得到”,虽然能够借力罗辑思维的知名度,但却极大地限制了自己的品牌发展。在“得到”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无可避免的会成为罗辑思维的品牌养分,成了变相地为罗振宇打工。
显然,实力越强的团队越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他们会更多地选择喜马拉雅、知乎这样的中立的平台,来打造自己的知识品牌。
(当然,公众号和头条也是很好的选择)。
有时候名头太响亮,也难免被盛名所累。
无论是用户还是资本,可能都无法接受《罗辑思维》走下神坛。
所以罗辑思维这个时候追求上市,也许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今天涨停家数较上一交易日有所减少,两市31家涨停,跌停24家。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668亿元,深市成交2567亿元,两市总成交额约为423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356亿元。板块方面,共享单车、青蒿素、光刻胶等板块涨幅居前,航运、白酒、猪肉等板块跌幅居前。
近期重点关注消息:
今天市场冲高回落,连续第二天调整,总体属于对前期连续上涨正常的技术性修复,大盘回补了周一的跳空缺口,成交依旧低迷,氛围仍偏谨慎。
盘面上看,热点比较散乱,没有能带动市场的主线,但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近期持续走强的银行板块冲高后快速回落调整,对大盘拖累较明显,一方面是获利回吐压力,另一方面,金融加速对外资开放,也将加剧国内金融行业竞争,未来分化不可避免,只有真正有实力的龙头仍有配置价值。其次,部分公布三季报的隆基股份、贵州茅台等龙头蓝筹也出现放量下跌,表明资金在四季度兑现的意愿非常强,只要业绩没有超预期好,都很难形成新的上涨动力,这在操作上是需要留意的。
北上资金未因为调整而停止流入步伐,今天继续大幅净入约35亿,在目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大的情况下,中国核心优质资产仍是外资追逐的对象。我们对A股中长期也应该保持信心,目前是处于长期底部区域的震荡阶段,关键仍是选股,好公司不会过时。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