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4次上冲3400点以上套牢区受压 ,何去何从
沪指4次上冲3400点以上套牢区受压
黄智华(野鹤山人)
本周,大盘受压回落。本轮上升主要是港股带动,而最近几个交易日,港股走弱,特别是科技类指数大跌,港股走向仍是风向标。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前期热点板块筹码拥挤,出现了兑现情绪;另一方面是近期逐步进入到年报和季报披露期,市场一些公司的业绩心存忌惮。
目前AH溢价指数本周五为130,已跌至历史较低水平,未来A股的支撑基础也逐渐增强。
由DeepSeek催动的中国资产重估仍是市场关注主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据披露,多家券商近日发布的策略报告中均认为,从中期维度看,科技仍然是市场核心主线。而今年以来,已有22家上市公司因股价上涨,公司上调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公司通过提高回购价格上限,既展示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也向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
从走势看,今年1月下旬以来,沪指形成振荡盘升趋势,但反复受压之前指出的大三角形下边,即去年10月18日3152点、去年11月27日3327点两低点连线,其于今年1月2日跌破后,沪指于今年1月13日在半年线上形成支撑回稳,但回升仍反复受压于该大三角形下边,如今年2月24日、2月27日受其所压而调整,本周上半周也受压于该压力线,周四、周五下跌,显示该压力线仍为多空力量转折关口。
同时,本栏之前分析,近9年形成一个多空平衡拉锯大箱体,即3150点地带至3400点地带区域。而沪指大箱体上边3400点至3500点地带对多头来说,是一道坎,3400-3450点地带为2020年7月13日3458点、2020年8月18日3456点、2020年12月2日3465点、2022年7月5日3424点、2023年5月9日3418点等高点构成的水平带;3500点地带为2021年4月8日高点3495点、2021年7月6日低点3496点、2022年3月3日高点3500点、2024年11月8日高点3509点、2024年12月10日高点3494点等连线。
本周三,沪指反弹至3439点深入3400点至3500点这道坎,再度受压为情理之中,主要是其为近9年形成多个高点的所在,如近半年2024年11月8日高点3509点、2024年12月10日高点3494点形成明显的压力效应,而关键是近期成交量明显比不上去年9月下旬、11月中旬、12月中旬冲高时的成交量。
近半年来,沪指加上本周4次冲高3400点以上而调整。未来,大盘关键仍是观察成交量,如果成交量不能达到和超过去年11月中旬、12月中旬冲高时的成交量水平,那么3400点至3500点仍是一道压力坎。
本周五,沪指跌至30日均线与今年1月13日3140点与3月4日3297点两低点连成1月中旬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处,能否形成支撑较关键,如跌破不排除向60日均线和半年线寻支撑,下周60日均线和半年线相交汇或构成一定支撑。
如果沪指3400-3450点压力带阶段上不能放量有效上破,大盘可能要等待之前指出的5月周期时窗。按周期系列分析,今年5月为2015年6月顶部调整以来的第120个月(10年)周期段,同时为2005年6月大底(998点)以来的第240个月(20年),这10年、20年大周期时窗同时交织是少见的,所以,未来关注2025年5月和6月会否形成大转折效应。(872)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文黄智华发表在《投资快报》)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