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准备收网,布局多天要杀一波大的!
昨天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缩量上,这会不会让震荡的市场雪上加霜?下面这篇给大家理一下思路!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雪上加霜?
昨天A股成交额就1.15万亿,创了春节之后的新低,真的就没人玩了吗?
这周指数有多稳,周一涨0.15%,周二涨0%,昨天跌0.04%,每天几乎同一点位收盘。这走的就是管理层说的慢牛啊,就问你们服不服?
总之,现在市场非常尴尬,拉不起来但也跌不下去,为什么会这样的?
市场普遍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4月是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有很多公司业绩暴雷,部分游资选择暂时休息;
二是4月2日川普的tariff落地,机构也选择观望,等着靴子落地;
三现在是大正策的真空期,对于大盘蓝筹股来说,也没有到上攻的时候,只能趴在地上苟着!
很多人对市场没量很担心,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并不需要太悲观。
大家回想一下上一次A股这么不活跃是什么时候?集中在1月中旬。也就是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当时很多人也是一片悲观!
但节后直接迎来一波暴涨,尤其是科技股+小盘股狂飙,直接引爆了「东升西落」的畅想。
所以,很多人看到市场缩量就开始担心,其实并没有必要。
在投资市场中,多数人的眼光和格局是偏小的,从而缺少各类投资品联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二,知识偏见
最近市场一直在震荡,很多人觉得行情不好了,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点,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个股总是比市场先启动,这不得不承认。
换句话说,你看到的只是市场的震荡,而你看不到的是已经有资金提前进场,也就是机构资金已经在蓄势。
等你看到市场好起来的时候,其实就是机构资金蓄势完成后的发力,到那时再想跟上市场就难了。
但是对散户来说,想要看到机构资金的动作太难了,不过,只要他们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量化分析的盛行,完全可以通过量化大模型将交易行为数据进行分解、记录,再加以保存和比对,就可以分析出机构资金的行为,看下图:
大家注意看图中底部的橙色柱体,它是「机构库存」数据,表达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意愿,如果该持续时间越长,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也说明机构资金越看好!
这是今天涨停的「上善科技」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股价还没有明显上涨之前,机构资金已经提前进场埋伏,你以为是股价的突然拉升,其实都是别人的蓄谋已久!
大家想一下,如果一只股票持续有机构大资金参与交易,会是大家不看好它吗?显然不可能!
三,悄悄干大事
在市场波动比较大时,如果能看清楚整个市场的真实交易行为,其实比每天盯着涨跌看更有意义,看下图:
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幅图,就把市场中5000多家个股,是否有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情况进行了梳理。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目前有2200多家个股有「机构库存」数据。
还有一组数据需要大家注意,在市场震荡之时,个股中连续11-20天有库存的也已经大幅增加,看下图: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