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带崩A股,科技股真到头了?
昨天A股跌了,不少人都觉得是老蔡一句话给砸下去的。
大家都在说,科技股行情是不是到头了。但有个重要情况,很多人都没注意。
要是不清楚这点,后续上涨行情可能又要错过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分析。
文末还有重要干货,一定别错过!
一,科技股的行情
科技股近来走势就像残酷淘汰赛。
老蔡在香港说数据中心建设可能有泡沫,这话就像给已经开始的科技股调整,又浇了一桶油。
其实在老蔡发言前,万国数据等科技股就开始跌了,TMT板块的成交量占比也越来越低 。
市场风向早就变了,可很多散户还不愿意承认。
现在不少人都有个误区,就是果断地觉得科技股行情已经快结束了。
二,等待不是无用功
回顾今年科技股走势,不少人觉得2月6日和2月21日这两天,才是赚钱的好时机。
没抓住这两天的投资者,后面很可能遭遇长时间的震荡下跌。
等待确实很煎熬,但又有几个人能正好在这两天进场赚钱呢?
真正赚到钱的人,靠的都是耐心等待。
谁都不知道下一波暴涨何时到来,不能因为这波下跌,就认定不会再有暴涨。
很多人耐不住性子,频繁买卖,结果行情刚要启动,手里就没筹码了。
更可惜的是,市场情绪最差的时候,往往是机会出现的时候,可大多数人这时候都已经离场了 。
市场到处是诱惑和陷阱,跟着机构资金走,往往比较靠谱。
机构有专业团队,消息又灵通,总能提前感知市场变化。
碰上利空消息,他们不会慌张,也不会因为市场短期波动,就放弃长期投资计划。
散户就容易跟风。股价一涨,就争着买入;股价一下跌,又匆忙卖出。
就在散户追涨杀跌的时候,机构却在反向操作,早早布局下一轮行情。
说到底,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是机构资金的动向,而非小道消息。
散户和机构的信息差距很大,想要弥补这个差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关注机构交易数据。看下面这张图:
多数人炒股只盯着股价上蹿下跳,压根不想股价涨跌背后的原因。
其实,股价涨跌由交易行为决定,特别是机构大资金的操作,对股价影响极大。
这张图,是我用十多年大数据系统分析出来的。
通过量化大模型拆解、记录和对比交易数据,就能掌握机构资金的动向。
图里橙色柱子代表 「机构库存」数据,机构资金的整体交易情况,都能从这里看出来。
以光伏板块的电投能源为例,此前很多人觉得它行情已过。
当股价在12个交易日内下跌7.38%时,「机构库存」数据消失了。但随后股价反弹,17个交易日涨了13.25%。
这就说明,机构资金对股价走势影响有多明显。 道理很简单,机构大资金经常参与的股票,肯定更靠谱。
「机构库存」数据存在时间越长、越频繁,表明看好这只股票的机构越多。
研究交易行为还有个好处,市场暴跌时,能帮我们分辨,哪些下跌是短期市场情绪导致,哪些下跌是因为机构不看好这只股票了。
下面再看这张图,市场上5000多只股票,哪些有机构资金参与交易,一目了然 。
从这张图里,能清楚看到哪些个股有「机构库存」数据,哪些连续半个月都有。
机构资金随时可能撤场,大家务必持续留意。
今天先讲到这儿!要是想知道更多实用炒股技巧,记得关注我。
声明:
我分享内容仅供参考,一旦侵权,立即整改。
我不会推荐个股,没有会员群,跟任何组织都没有利益关联。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