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喊加仓惨遭暴击,A股背后藏着什么局?
昨天市场缩量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缩量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分析。
文章最后给出的提示十分关键,大家可千万别错过。
一,怎么就缩量了?
今天科技股利好那么多,A 股却没啥起色,咋回事呢?
其实,外资机构大摩给出了答案。
据报道,大摩唱多中国资产,把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MSCI 中国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 2025 年底目标价,分别上调到 25800 点、9500 点、83 点和 4220 点,相比现在点位,差不多都有 8% 的上涨空间 。
有人查看上调幅度后,直呼离谱。
上调前,相关指数点位分别为24000、8600、77和4200。前三个指数开年涨势不错,上调幅度较大。
但沪深300纯粹是来凑数的,从4200上调到4220,涨幅连0.5%都不到。
细节暗藏玄机。关于市场缩量,这两天我讲过很多。
是GJD在压着,不让股市涨。至于为什么要压着?看看这张图,大家就清楚了:
美yuan指数持续反弹,央妈在《一季度正策报告》里特别强调要保障汇率安全稳定,这就导致在债市操作上不敢太激进。
毕竟凡事难两全,财正要发债,就得降低债务利率,同时又得维持汇率稳定,权衡之下,股市就得承受一定压力。
正因如此,近期出台的消费正策多以引导为主。不是不想大力刺激消费,而是受到诸多限制。
二,做个耐心资本
之前我就跟大家讲过,眼下正处于正策真空期。
市场看似毫无方向,可事实并非如此。正策炒作靠的就是预期 !
这条周末的消息,现在全网都搜不到了。
我猜管理层是怕它冲击市场,不过我不这么想。
咱们得做最坏的打算,这样才能赢。反正都有心理准备了,还怕他们有啥动作!
我相信很多机构都看到这条消息了。回过头看,最近利好不少,市场却没啥起色,原因只有一个,大家都在扮猪吃老虎。
三,散户怎么办?
有人觉得,既然未来行情会变好,那就死扛着。这想法大错特错。
哪轮行情能让所有股票从头到尾一直涨?根本不现实。
每轮行情震荡时,机构都在调仓换股,这点大家一想就能明白。
震荡行情可不好把握,下方支撑线、上方阻力线,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机构这么做,就是为了吸筹。
所以,只要看清机构吸筹动作,炒股就不难。机构吸筹靠反复震荡来控盘。
有人觉得这事难,其实随着量化交易普及,借助量化数据平台,就能精准筛选数据,识别机构动作力度。大家看下图:
这张图来自于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图里从「一级区」到「四级区」,是对机构行为活跃程度的分级。
一级和二级区域里,机构动作频繁;三、四级区域,机构就比较消极。
要是股票总在一、二级区域波动,大概率是机构已经控盘了。
不少人对「机构控盘」有误解,觉得机构控盘后股价就该稳稳当当。
其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机构控盘了,才会随意打压股价,反正没人能抢走他们筹码。
散户就不一样了,看到股票突然大幅波动,心里就慌了。
股价反复折腾,最后散户往往选择割肉离场。等过后再看,又追悔莫及。
要知道,是机构行为决定市场趋势,而非机构被趋势牵着走。
就拿下面这只股票来说:
这是「晋拓股份」近期的交易数据图。这股在上涨过程中,波动特别大,经常大幅下跌。
意志不坚定的股民,碰上这种下跌,肯定就抛售离场了。但判断起来谈何容易!
要是能看到资金流向,就会发现这股已被机构控盘,未来趋势向好,这下坚持持有就更有底气了。
市场波动时,很多人都想抄底。但要成功抄底,起码得确保股票是被机构控盘的,不然风险极大。
那么,哪些股票被机构控盘了呢?通过统计数据就能一目了然!
真相往往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更糟糕。
今天就聊到这儿,关注老概,带你从不同视角看市场。
声明:
这些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都是从网上收集来的,要是侵权了,联系我删除。
我不会推荐股票,不收会员费,没有社交群,跟任何人都没有利益往来。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