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180度转向,A股翻盘难了!
最近市场一直很折腾,其实还是因为两大变量在作祟,那这样的市场究竟何时能结束,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一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两大变量
前天央妈公布消息,有MLF相关操作。
这则消息,相当于给资金偏紧的市场注入流动性,适当的放水。
消息出来后,憋了许久的十年国债收益率,一下子就下降到1.8%附近。
收益率下降,昨天债券则是对应上涨。
不过,整体上判断,债券的空间上行有限。
从逻辑上思考,降息应该暂时不会到来,而央妈的动向其实也清晰的告诉大家,不想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太快。
债券,急跌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应该是进入震荡的区间。
而现在市场最大的变量就成了:经济复苏的情况以及央妈降息的时间点。这两个变量也正是影响股市的关键。
最近A股持续震荡,昨天也出现了春节后至今最低成交量的日子,1.26万亿。
现在市场上对于震荡的解读主要有四种:
其一,春耕行情接近尾声。
其二,市场偏向防守,红利风格占优,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三,这两年日历规律表现突出,以往四月份上涨概率仅25%。所以,今年,参照性还是强的。
其四,指数可能调整有限,但是中小微盘科技股,要调整比较久,幅度不会小。特别是那些涨得多的,但实际上没有业绩的。
但我想说的是,不管是春耕行情要结束还是市场偏保守等等,这都不是重点。
我们来市场是赚钱的,那么只要市场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就不需要太关注一天的涨跌。
二,A股的常态
在股票市场涨涨跌跌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每天跟着市场的涨跌纠结来纠结去,结果可想而知,可能这一轮行情结束了,你还没反应过来,也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
所以,问题就归结到如何看长期趋势上,首先我们要知道资金的整体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长期趋势。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看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的话,问题就好办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是不是看买入还是卖出啊?并不是!
大多数人只知道买的人多了就会涨,卖的人多了就会跌,但实际真实的交易并没有那么简单。
通过量化大模型对交易行为的跟踪,会发现实际市场中的交易行为远不止买和卖两种,像我用的大数据系统就提供了6种交易行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用的最多的四种,看下图:
上图中,红色柱体是「做多主导」,意味着多数时候股价上涨;黄色柱体是「获利回吐」,做多资金开始兑现利润,上涨势头放缓;绿色柱体是「做空主导」,意味着多数时候股价下跌;蓝色柱体是「空头回补」,做空资金开始重新买入,下跌势头放缓。
像前两天市场那么多股票下跌,当然有些就是做空,而有一些可能只是「获利回吐」行为,可以说如果不是做空的话,股价调整也是暂时的,看下图:
这是最近表现不错的「牧高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注意看图中标注的位置,股价在两三天内出现4%左右的跌幅,这个波动可不小了。
只看走势的话,很多人都扛不住这样的波动,结果这边一下车,那边又涨回去了。
实际看数据的话,真正做空的时间很短暂,大量的调整都是前期获利资金兑现利润导致的,所以这种调整根本用不着担心。
三,涨跌背后的秘密
上面说的其实还只是单个股票的情况,在面对市场中那么多家股票时,如果只看走势,很容易就掉入机构资金的陷阱里了,大家想如果能看清楚整个市场的交易行为分布的话,岂不是很好:
昨天市场约3000家股票下跌,但实际真正做空的只有1500家,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吗?
还有一个现象大家可能从图中也看到了,即时回补数据大幅增加,这又是什么信号呢,看下图: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