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启动信号已现,下一只10倍股蓄势中!
最近市场上蹿下跳,可外资却扎堆唱多中国资产。
这和咱们日常对行情的感受差了十万八千里,行情到底咋样?为啥我们察觉不到?
文末有超实用炒股干货,错过血亏!
一,外资唱多
摩根士丹利又发布新报告,上调对中国股市的展望啦!这可是一个多月里,大摩第二次唱多中国资产。
报告提到,MSCI 中国指数成份股里,已经有 11% 的公司公布了 2024 年四季报,这些公司的盈利平均超出市场预期 8%,这可是三年半以来头一回。
这次盈利超预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开始市场预期太悲观,把盈利预期调得太低;
企业努力降本增效,成本降下来了;AI和科技发展带来不少积极影响。
从估值来看,MSCI中国指数相比MSCI新兴市场指数,还有6%的折价。
预测,这折价年内会消除,到时候盈利和估值一起涨,收益可观。
大摩上调了中国股市目标位,恒生国企指数上调幅度最大,上调10%,目标位到9500。
A股的沪深300目标价也上调了,按现在价格算,还有7%的上涨空间。
最近,越来越多外资行都公开表示看好中国资产,这信号很重要,值得大家关注。
二,机构的蓄势
虽说外资机构接连唱多,但最近指数上蹿下跳,普通投资者压根感觉不到行情在变好。
其实这种认知差异背后,藏着一个市场规律:行情好转,先从个股开始,而不是指数。
机构资金会悄悄布局,让部分个股率先形成上涨趋势,营造出局部赚钱的氛围。
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周,之后指数才会整体上涨。
可散户总盯着大盘指数的每日波动,忽略了市场从个股到整体的变化。
实际上,观察机构资金流向就会发现,最近有些个股已经走出独立行情,这就是市场转暖的信号 。
散户之所以察觉不到行情启动,是因为一门心思盯着指数涨跌,被短期波动迷惑,没留意机构在背后布局。
散户和机构存在严重信息差,难以获取有价值信息,对市场认知就很模糊。
所以,散户与其纠结指数短期波动,不如关注机构资金动向。
毕竟,决定市场长期走势的,是机构资金的实际行动,而非外资报告里的几句表态。
眼下市场震荡,要是能发现机构的布局动作,就能抢占先机跑赢市场。看下图:
很多人炒股时只盯着股价,却不思考股价涨跌的原因。
实际上,股价走势主要由机构大资金的交易决定,这些资金对股价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我通过十多年的大数据,借助量化大模型,分析出了这张图,它能帮你轻松理解机构资金的操作逻辑。
图中橙色柱子代表「机构库存」,可以直观反映机构资金的交易情况。
以「江天化学」为例,股价在15个交易日内下跌0.05%,维持横盘震荡,振幅11.24%,但这段时间「机构库存」始终存在,这意味着机构在蓄势。
随后,股价在4个交易日内暴涨72.89%,充分体现了机构资金对股价的巨大影响力。
要是一只股票频繁有机构大资金参与,那就更值得关注。
「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时间越长、出现越频繁,就表明越多机构看好这只股票。
研究整体交易行为,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当市场暴跌时,能帮我们判断股价下跌,究竟是短期市场情绪导致的,还是机构已经不看好这只股票。
下面这张图梳理了5000多只个股,哪些有机构资金参与,一目了然:
从这张图里,能清晰看到哪些股票有「机构库存」数据,哪些连续6到10天都显示有数据。
机构资金撤离常常毫无预兆,大家务必持续留意。
今天就讲到这儿!要是想获取更多实用炒股窍门,记得关注我。
声明:
我分享的内容仅作参考,若存在侵权问题,我会立即删除。
我不会推荐具体股票,没有会员群,和任何组织都不存在利益关联。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