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行业> 正文

“胖猫”事件反转: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

财经号APP
梵虎财经梵虎财经 2024-05-21 10:19:21 636
分享到:

5月19日晚,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发布“胖猫”跳江事件调查情况。根据警情通报,谭某(女,27岁,重庆石柱人)和刘甲(男,21岁,网名“胖猫”,湖南临武人)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互见亲友,并在一定范围公开双方恋爱关系。经济上互有往来,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双方存在真实恋爱关系,谭某未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财物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一段平常的恋爱关系,经幕后“导演”操控,演化成了一场侵犯隐私的大型网络暴力。要揭开这场舆论风波的真相。

 

警方通报里的这几个关键信息值得关注:感情上,“胖猫”与谭某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并互见亲友。金钱上,“胖猫”向谭某转账317次共计79.9万余元,谭某向“胖猫”及其亲属转账179次共计46.3万余元。在跳江前,谭某明确表示拒绝“胖猫”的转账。舆论上,“胖猫”的姐姐刘某操控舆论:用大号怀念弟弟,小号曝光谭某个人信息;找人代写文案以博取网民同情;截取聊天记录要显示谭某“是捞女+骗子”;购买流量提升事件热度等。

 

斯人已逝,唯愿逝者安息。这段恋爱里的感情纠葛我们无权评判,毕竟我们都是局外人,再多的情感带入,都无法与当事人感同身受。近年来,卖惨引流、消费同情的网络事件屡屡出现,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何网友的真诚总被辜负?为何大众的善良总被变现成流量?

 

我们可以用网络维护正当权益,但前提是,提供给网友的信息一定要客观真实,更不能让虚假信息煽动网民情绪,形成网络暴力。政策的“工具包”还要不断更新,不能总让网友被利用和消费,产生“又被打脸”的尴尬。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就此次事件来说,如何让“水军”在接单时就望而却步,如何让“吃人血馒头”的谣言不跟风出现,如何让施暴者不能换个“马甲”再次登场,都需要相关部门认真思考。亲人突然离世,心情肯定悲痛,这谁都能够理解。但如果以歪曲事实的网络暴力来追求个人目的,如果舆论总有“导演”,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带来“狼来了”的信任危机。面对网络舆论事件,让我们多一些对真相的追求,少一些对流量的追逐。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