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文化遗产专栏 ——探索乌江流域的非遗瑰宝
铜仁市位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湘楚,北接重庆,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赋予了这片土地神奇而迷人的魅力,形成了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作为铜仁高新区高能级赋能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的宣传优势,以科学性、精准性、前瞻性的视角,深度挖掘铜仁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和旅游资源,让公众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蕴藏的浓郁文化和来自大山深处的风土人情。本期,研究院将为您详细介绍铜仁的非遗文化瑰宝之——思南花灯。
思南非遗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关于“花”的就有三项:花烛、花甜粑、花灯戏。“灯从唐朝起,戏自明代兴”,花灯戏由唐宋年间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广为流传。
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是乌江流域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思南的文化艺术最初以少数民族歌舞为主,统称为花灯。随着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和巴楚文化的融入,思南花灯戏具有了很强的融合性。
早期传统花灯为“二人转”形式,花灯戏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描绘劳动、爱情、亲情等社会现实,反映喜庆吉祥、欢度新春、勤劳致富等美好愿景。代表性剧目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
思南花灯戏以其轻快悦耳的音乐,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闻名。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思南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花灯戏的演出过程中,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达情感,通过唱、念、做、打、扮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展示了思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貌。
花灯在思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人人都会唱花灯。许多自然村庄都组织了花灯队,拥有自己的表演服饰、道具、乐队和特色节目。
每逢春节,思南城乡处处可见拜年的花灯。花灯的传唱成为了乡风民俗。在思南农村还流行着这样一首民谣:
新春到,花灯闹,四季平安人欢笑;
穿新衣,贴春联,家家户户过新年;
走东家,窜西家,男女老少乐开花;
茶水递,烟酒迎,甜酒汤圆暖心田。
“2006年,花灯戏(思南花灯戏)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刘胜杨成为花灯戏(思南花灯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胜杨是思南县文家店镇龙山村的居民,该村至今仍然保存着过年跳花灯的传统。作为龙山村灯会的掌门人,刘胜杨打理着灯会的大小事务。
随着年关将至,村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寒冬腊月期盼着新年的到来。而每年的这个时候,81岁的刘胜杨格外忙碌,他要为新年的“跳灯”做最后的准备。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花灯行里被称为“闹元宵”。刘胜杨带领花灯队敲锣打鼓,走村串寨,为方圆数公里的村寨带去祝福与欢乐。这样的坚持已有70余年。
刘胜杨的父亲刘昌凡是著名的花灯艺人。7岁时,刘胜杨便跟随父亲学习花灯戏。花灯戏传到刘胜杨这里,已历经十二代。
按照习俗,过了元宵节,花灯队要将所有的花灯用火化掉,行话叫“化灯”。化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化灯之前,刘胜杨需写一封称为《圆满疏》的文书上达天庭,向灯神们总结今年跳灯的情况。
刘胜杨把今年跳灯所拜访的196家户主名写在文书上,祈求灯神保佑他笔下的每一位村民及其家人平安健康。晚上,花灯队将花灯戏再次表演一遍,虔诚地恭请“十二花园姊妹”返回天庭。
如今,思南花灯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这项民间艺术成了思南人茶余饭后的娱乐项目。发展至今,思南县已有几百支花灯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思南花灯不断吸取其他戏剧之精华,形成了多元素融合并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尽管时代的浪潮翻涌澎湃,思南花灯却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长存于民间文化之中。勤劳质朴的思南人民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花灯技艺代代相传,这不仅是一项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方文化的流传。
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作为助推铜仁市及高新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者和先行者,积极宣导铜仁文化特色,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铜仁、认识铜仁,体验这里的美食美景和魅力文化。研究院将持续开放铜仁文化传播的窗口,发掘更多具有精神食粮和文化价值的高质量文化素材,让更多的人来到铜仁,感受铜仁,爱上铜仁。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