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淘金,缘何要押注CRO?
作者:格隆汇 伊爻小顽童
自港交所宣布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在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绿色通道"的助力下,今年多家医药公司迎来了IPO的重要时刻。然而正值生物科技公司蜂拥而至涌入港股交易市场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却不忘发出善意提醒指,生物科技公司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素来就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而鉴于这一系列因素,表现在市场上股价常常会因公司的发展动态、研发成果而产生剧烈波动的风险。由此,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机遇往往更青睐那些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成熟投资者,而往往这些也都是机构投资者颇多。
那么这个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医药行业领域最佳的下注姿势是什么呢?CRO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方向。正值港股即将迎来两只CRO药企——方达控股和维亚生物之际,不妨让我们就此一览这个医药细分领域的魅力所在。
一、CRO——医药"淘金"路上的卖铲人
医药行业的赛道其实并不少,从CRO、CMO再到CSO,各个领域都有其特色。不过正如在美国西部淘金热的时候,大家都忙着去淘金,结果到最后发现卖铲子的才是最赚钱的。对于医药行业而言,CRO领域的医药企业无疑正是那选择卖铲子的人。比起淘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卖铲子实实在在是赚一分得一分的好买卖,之于投资者而言,押注这样的因提供服务从而有了确定性收入来源的标的,显然比起投资那些在九死一生中研发新药的公司,风险也将要小许多。
那么具体来看看CRO究竟是什么?
CRO(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s)合同研发组织,一般指的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
CRO的产生无疑与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密切相关。
毋庸讳言,一个制药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新药研发能力,然而一个"爆款"的出现往往落得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风险极大。而除却风险,技术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时间周期长也同样是困扰研发企业的痛点所在。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为了能够缩短研发周期、控制成本、降低风险,"卖铲人"CRO服务也就应运而生,其将新药研发环节单独剥离出来,为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在医药研发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这种模式的诞生无疑给了正全力冲刺的制药企业们极大的便利。
作为在制药行业的价值链中与新药研发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CRO的服务范围可谓广泛,其基本覆盖了整个新药研究的产业链。包括了临床前CRO(如:生物分析研究、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化学、制造和控制服务)和临床CRO(I至Ⅲ期临床试验及数据管理、生物等效性研究、药品注册申请)等工作。
可以看到,CRO基本承担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新药开发的组织工作,其有力的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成为实现新药快速上市的途径,并极大的降低了研发开支,提升了新药收益,对于制药企业乃至整个医药行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CRO风口已至,未来已来
作为国内新兴技术服务产业,我国的CRO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崛起、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从全球趋势及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这样的发展状态可谓是大势所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全球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34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503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839亿美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0.8%,增速尤为可观。
而聚焦到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其规模和预期增长速度同样不容小觑。根据报告,美国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6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46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375亿美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9%。
回归到国内市场,虽然我国CRO行业起步晚,底子薄,但发展速度同样惊人。从报告来看,中国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8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4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到144亿美元,预计2017年至2022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7.7%,且明显高于全球及美国的预期增速。这无疑反映了我国CRO产业所存在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机会,同时也意味着行业内企业有着足够大的成长空间值得去挖掘。
事实上,从源头分析,直接影响医药CRO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整体医药研发规模。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早期医药研发行业起步较晚,研发技术投入水平不高也给这一领域带来了较大的提升空间。而随着政府对创新的日益重视,鼓励药企提升研发实力、发展高质量的药物及生物制剂市场,同时加强了对仿制药的监管,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落地、分级诊疗、临床试验数据的自查及核查工作的推进等,这些都将持续推动中国医药研发投入的增加,而受益于此,也将极大的提振合同研究机构服务需求,我国的CRO行业可谓是大有机会。
另外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在国际化的浪潮下,我国CRO企业大量涌现,日益激烈的竞争正倒逼企业通过投入研发资金、吸引大量优秀的海外人才等各种方式增强自身服务竞争力,由此也构建了新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中国CRO产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力。整个行业已经面临全新的风口,未来尤为引人期待。
三、CRO实力型选手赴港IPO
面对CRO这样一个风口浪尖,近年来入场的选手并不少见,然而能够有实力脱颖而出的并不多见。今年A股市场"最牛新股"药明康德当属是其中一只,作为CRO领域的龙头企业药明康德(603259.SH)自今年5月8日上市A股市场后,连续创造了16个涨停板,市值一度超千亿。按其发行价21.60元计算,最大涨幅更是达到了527.64%。由此不难看出市场对这一医药领域的热捧。
而随着药明康德在A股大放光彩,港股市场也即将迎来CRO领域两名实力型选手——方达控股和维亚生物。两家公司分别于今年6月底和7月下旬向提交了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方达控股是一家2001年成立于美国,在中美两国运营的全方位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公司(CRO),其提供贯穿整个药物发现和开发过程的一体化、科学驱动的研究、分析和开发服务,协助制药公司实现药物开发目标。方达同时也是A股上市公司、CRO临床领域龙头企业泰格医药(300347.SZ)的子公司。
维亚生物则运营着一个基于结构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可为客户临床前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服务,包括靶标蛋白质的表达与结构研究、药物筛选、先进化合物优化及确定临床候选化合物。
相较于那些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相比,这两家申请上市的CRO企业业绩则表现得格外亮眼。
方达控股2015、2016、2017年分别获得收益3985万美元、4864万美元及7025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41.46%、39.66%及44.24%,明显优于药明康德过往三年在CRO服务的毛利率(33.19%、39.58%、41.18%)。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其在中国的收入由2015年的344万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2164万美元,三年间增长逾六倍,而这显然也再次印证了国内CRO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另外维亚业绩同样增速爆发力强劲。从2015到2017年间,其收入由7356万增长至1.4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毛利亦由4269万增至8618.9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2%。
虽然两家公司同为CRO企业,但从细分领域来看,其方向却并不一致。
方达是一家专注于在中美两地市场寻求多元业务的CRO企业,公司致力于能够提供多种类的服务。维亚则是基于结构的新药研发,业务属于CRO领域中的药物发现外包市场,其则更专注于技术平台。另外该公司的EFS业务还属于药研领域的新型风险投资,其透过独有的服务如提供药物发现或孵化服务以换取股权或其他经济利益。从财报来看,公司2017年的年度溢利和全面收入总额的约46.0%就来自孵化投资企业的公平值收益,从这一点而言,公司也面临与此类孵化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相关的风险,较之传统CRO领域的企业有一定的差异。
总结而言,两家公司基本面良好,过往业绩也均保持较快的增长姿态,押注的行业赛道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失为一众医药企业中值得一看的标的。
结语:
今年来港股市场上诸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纷纷上市,然而表现一片唏嘘,而这一次有着盈利表现的CRO行业实力型选手方达控股和维亚生物即将上场会否带来新的改变?此前同为CRO选手药明康德在A股的表现似乎给了我们期许。
正如文首所提到的,淘金的路上永远是卖铲子的最赚钱,在这样一个确定性的赛道,与其去找黄金,不如好好把挖矿必备的铲子给卖好,其结果同样也不会差。
当前随着国家政府对创新的重视,鼓励药物创新,同时提升国内制药公司的研发能力,推动资本向行业内流入,整个CRO行业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卡位优势赛道的方达控股和维亚生物,其未来前景无疑也值得我们关注。两家公司上市在即,其市场表现将会如何,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