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网
入驻财经号 登录 客服 |
首页> 股票> 正文

中集集团:国际化与多元化并举,稳步穿越周期的潜力在释放

格隆汇·港股那点事格隆汇·港股那点事 2018-12-24 16:35:57 42131
分享到:

作者:格隆汇 铁磁法拉第

上周抽空去北京参加由格隆汇的举办的“决战港股2018——海外投资系列峰会”,下午对一家感兴趣的智能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草根调研,该公司已有24年的上市历史,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这个公司的关注得晚了一点,不过依然不妨碍通过它增加对很多领域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后面的调研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而这家在大家印象中老牌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就是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先进制造业代表:中集集团。

一、业务介绍部分

1224中集1.jpg

中集集团的证券事务代表王心九和与会的投资者介绍了中集集团今年以来的一些业务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以前三季业绩为基础跟大家做了一个沟通和交流。

(1)中集集团多元业务的构成

中集集团是一个相对比较多元化的,从事装备制造和相关服务的制造业集团。如果把业务分为两条主线,按服务的行业划分,能分为物流和能源:一个是物流为主,包括集装箱、道路运输车、专用车和半挂车以及机场设备和自动物流分拣系统;第二个是以能源装备为主,是从事天气产业链的装备和工程的上市公司,把它叫做能源化工以及液态食品板块。海洋石油开采相关的装备,可以提供深水钻井平台、工程辅助船,这是公司两条主要业务线。

1.png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制造业,为产业发展提供融资租赁的融资租赁公司,也是贯彻产能结合的战略发展的路径。

另外,还有少量的地产,包括一些住宅开发、产业园区,未来还会做一些商业的综合体。

(2)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及业务介绍

2018年前三季整个业绩相对比较理想,收入是增长了24%。规模净利润是大概有77%的增长,包含了一些一次性的比较大的收益,特别是我们在青岛胶州工业用地的搬迁补偿10个亿,记在第三季度。

2.png

今年春节前后开始的中美的贸易摩擦,因为我们既从事集装箱制造,还有制造一些相关的能源及物流装备,可能会因此被大家认为对中集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从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得到的答案跟大多数人的预期是相反的。

集装箱业务

不可否认,集装箱业务是跟全球的集运市场相关性非常大。可以从整个集运市场这些年的数据可以看一下,本身确实有比较大的波动,或者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看到,在过去20多年,整个集装箱贸易,在2008年是非常深的低谷,V字型。之后有一个振荡的下行,2016年又出现相对的低谷,2016年底到2018年,整体是在比较好的回升,或者景气度再度繁荣的过程。

image.png

从集装箱运输的供需关系来看,这两年蓝线逐步超过了紫色的线,需求是比较强的,供给一直受限。

image.png

这是集装箱生产的全球的情况,可以看到,这里面是在2007年达到了整个集装箱产业,或者全球行业的高点,整个全球生产超过400万箱的集装箱;最低的时候,2009年全球又是非常罕见的低谷,只有40多万标准箱;后面是300万箱上下波动,2016年又降到220万,2017年预计是到280万,2018年预计是350万,这又会接近前期的历史高点,2007年的高点。

从这个数据来看,今年所谓的贸易战并没有对整个集装箱,包括航运也好,包括集装箱制造,并没有带来很相关的影响。

image.png

从区域来分析一下,中美之间集装箱贸易,只是全球集装箱贸易的一部分,整个增速也并不是说最快的,更多的是中欧,或者说在亚太或者新兴经济体之间,增速会更快。这是一些航线的占比,包括有远东线,有南美洲的。

image.png

从远东到欧洲的橙色的部分是非常大的一个部分,到北美是蓝色的,也很重要,但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整体还是要从结构上来分析。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image.png

(备注:2017年全球集装箱运输航线运力占比)

从今年以来(前三季)集装箱营收来看,整体收入增长了36%,其中干货集装箱的增长为25%,冷箱有72%的大幅增长。

所以看到这里草根调研可以下一个小结论,中美的贸易摩擦带来更多是心理的影响,集装箱需求稳步增长。2018年创了近10年以来的新高以后,对2019年仍然是相对比较乐观的,还是在高位振荡,维持比较好的景气度。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

第二部分要介绍的是中集集团的道路运输车辆业务,这也是个全球业务。整个生产和销售主要是以亚太地区为主,也包括北美地区,这两年也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这三大市场都有比较好的生产基地布局。主要的生产基地是在中国,在一些交通枢纽和华东、华北、华南,甚至在西部都有相应的制造工厂。在北美地区,公司也进入的比较早,2003年通过收购一些资产,在美国印地安纳州中部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基地,后面扩充了两个组装的工厂,在北美的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占有率来看,会在北美占到了前5位。有些细分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在第一位和第二位,超过40%。在欧洲来看,主要是在英国有一家工厂,波兰有一个组装基地。

整个行业来看,今年海外市场表现也是非常好的,过去几年已经表现比较好的基础上,2017-2018年整个增长还是非常快。原因主要是北美和欧洲都在实施一些新的排放监管的新规,在原有的需求基础上更加增加了需求量的释放。

从我们业绩来看,前三季度是增长了20%。因为在2017年整个车辆得益于整个国内需求的强劲的增长和海外市场的表现相对比较好,去年的收入是增长了超过40%,今年回到一个相对比较正常的合理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大概是20%。    

而整个车辆的策略是以中国区域的制造为基础,这里存在着主要优势,包括我们的成本,我们的管理。另外,我们把海外市场,发挥中国制造优势,全球运营的理念,把海外消费的产品,尽量地在中国来制造它的大的部件和组件,到海外是以组装为主,并不是说所有的从零部件到成品都是在国外生产,而是尽量地利用中国制造相对低的成本,构筑我们在海外的产品优势。同时,我们也在标准,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上面,吸取欧洲或者说北美的一些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新的产品开发的设计里面去,在技术上,能够在整个中国的半挂车行业里面,做到相对比较领先。中集集团的道路运输车辆不单是中国最大市场份额的品牌厂商(大概占20%),同时也是全球销量最大的专用车和半挂车制造商。这个市场商是具有区域性的,每个不同的市场区域都有比较大的厂商,我们是在整个行业里面第一家把该业务做到了全球化经营的模式。这是中集在过去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全球化,国际化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体现,因为这本身会打破一些区域市场的限制。国外这些厂商,很难说能够到中国来或者到亚太拓展业务,我们可以去到欧洲、去到北美,整个的业务规模就会做得相对比较大。

去年2017年,首次达到195亿人民币,今年会突破200亿人民币。去年的净利润,这一块首次突破了10个亿,已经成为盈利非常重要的一个业务单元或者业务板块。未来,相信在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继续的持续增长情况下,这个业务还会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另外,中集集团也在谋求车辆业务的独立上市,已经做了相关的公告。目前申报的文件已经上报到了中国证监会,后续会根据市场的情况,来推进上市项目的进程。

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业务

中集的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业务可进一步划分为能源装备、化工装备及液态食品装备。

能源装备主要产品:压缩天然气(CNG)高压瓶式压力容器、CNG拖车、液化天然气(LNG)拖车及储罐、LNG加气站系统、液化石油气(LPG)拖车及储罐、LNG压缩机、项目工程服务;

化工装备主要产品:化学液体、液化气体及低温液体的罐式集装箱;

液态食品装备主要产品:不锈钢加工罐及储罐、项目工程服务;

而其能源装备分部现已覆盖了整个天然气的产业链,从上游、中游到下游。从国家政策来看,逐步加大了对天然气相关的,包括能源结构调整,包括对相应的一些项目的支持,出台了很多有利的政策。

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来看,也在加大天然气进口的力度和规模。这两年,中国整个天然气进口增长非常快,储气能力不足。去年出现了气荒,也会意味着,国家会增大储气能力方面,或者储藏和运输方面,应该会加大投入的力度,包括各个地方政府,包括国家有关部委。

在2017年,我们每年的储气能力只是占到当年消耗量大概4%点左右,不到5%,国外先进国家来看,这个比例一般是在10%到12%,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去年,我们这块业务差不多有100亿的收入,大概有4个多亿的利润贡献。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是接近100亿的收入,增长幅度大概是17.59%。相对于去年比较低的基础,今年应该是增速会进一步提升。除了天然气装备以外,还有一些是做化工类的罐体集装箱,这块是比较稳定的,细分行业里占到全行业第一。国际标准液体罐箱是占整个行业第一的。

做了一部分液态食品,包括果汁的存储和运输,以及啤酒厂的总包的业务。现在整个消费升级之后,亚太地区对啤酒厂的改造和投资也在增大。我们在这块业务上具有比较有好科技竞争力。

ISO液体罐箱全球第一;

高压气体储存及运输装备中国第一;

低温设备中国第一;

LNG、CNG、LPG三大能源储运装备中国第一;

啤酒厂交钥匙工程全球领先;

海洋工程业务

海洋工程业务,跟这些年油价走势相关性比较大。中国的海工在过去是相对比较落后的,特别是2008年以前,我们是从2008年,收购国内的原来新加坡的独资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来。国家的一些央企,在过去10年陆陆续续也在加强海工的发展。海洋石油开采,在2014年经过低油价的冲击之后,整个全球行业是进入比较低迷和低谷的状态。随着这两年油价的回升,整个海工装备的制造,也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时间会相对没有那么快。因为本身这个行业是一个投资比较重的,建造周期比较长的业务,面临去库存,或者说一些闲置平台消化,还需要更多的消化时间。

虽然现在有新能源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面,对中国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国家在这几年把它列入到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但是在这方面,中集集团过去并没有依赖国家,主要靠自己投入,由企业做更多的投入。现在我们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已经在调整一些发展策略。因为原来我们是100%来持股海工公司,前两年引入了国家新兴国投创新的产业基金,我们出让15%的股份,现在正在谋求,跟国内一些大的企业集团,或者是央企和国企谈战略合作,大家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局面,而不是我们承担更多的财务上的压力,或者债务上的压力。海工业务有比较大的亏损,去年亏损10个亿,今年可能还会超过10个亿。一方面积极拓展新增订单,另外一方面推动海工的重组,比如在明年上半年,希望能够有一个实质性进展,对整个集团负债率的改善和资产优化,包括未来奠定中国海工发展的大的框架,是有非常大的意义。

空港设备业务

中集的空港设备业务包括了空港设备、消防救援、自动化物流系统及智能停车库等,也是中集这两年重新整合的业务。最早只是做空港设备,过去两年收购了欧洲的一家最大的消防车企业,今年上半年,又陆续收购了上海和沈阳的两家细分的消防车的生产厂,现在正在打造一个全球最大的消防救援车辆和设备的业务体系。随着物流的发展,特别是快递、电商,也在做一些仓储的自动化的物流分拣系统,高速分拣机,已经为顺丰、三通一达,做了一些项目,规模并不是太大。这块业务主要还是以空港设备和消防救援设备为主。

美国作为一个单一的最大的市场,我们还没有进入,目前也正在规划,会在美国南部来投资建厂,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北美市场。

自动化物流这块,未来也是把它作为一个重点的有潜力的发展业务去推动。在这几个业务发展方向上都有比较大的空间,一是中国的机场建设现在还是在加速,一些干线机场、枢纽机场、支线的航空都在发展。

消防救援设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二线城市对消防救援,特别是各种消防救援车辆的需求,也是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中国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短板,从中高端的消防车,很多靠进口。而我们通过收购德国齐格勒,跟中国生产基地结合,来解决中高端消防车进口需求,相信在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包括今年国家部委调整,专门成立了应急保障部,划归政府之后,在这方面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我们的收入在前三季度增长了46%,有一些收购以后合并的影响。从去年整个业务来看,大概有30多亿的收入,有1.5个亿的利润。未来,中集希望在这几个细分市场能够抓住一些机遇,实现更快的发展,包括一些外延式的扩张或者内生性的增长。规划的收入规模是会达到60亿到70亿人民币,在现有的去年年度收入30多亿的基础上,能够再翻一倍,利润是从原来1.5亿左右,希望达到3亿到4亿的水平。虽然说收入还不能说一下子达到100亿,但是从原来一个比较小规模的业务,如今已经可以成长为占比相对比较大的业务。

物流服务业务

物流服务业务,主要以仓储、都市联运,包括一些硬件,比如说托盘箱制造,提供物流运输解决方案,过去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业务。比如说“一带一路”可以提供全程一站式的物流运输的解决方案。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比如说推进多设施联用的发展,工铁联运、水铁联运。

重卡业务

重卡业务。主要是配合半挂车和专用车的发展,虽然这些年没有盈利,随着整个重卡行业的需求井喷式的需求释放,亏损大幅度减少,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上实现平衡,下一步,一方面也会设法引入一些战略投资者,另外也会开发一些更多的新的车型,包括原来传统的燃油的重卡、天然气重卡以外,也在研发和准备推出一些,比如电动物流车、电动重卡,或者一些中型或轻型卡车,扩大产品线,这一块业务也在改善过程中。

中集产城业务

我们一直有一些地产开发,90年代就开始做了,大家原来关注比较少,我们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都是在做滚动的发展。最近跟碧桂园有一个战略合作,包括在住宅方面,已经开始有一些联合拿地的合作。

我们也正在做一些孵化器项目的尝试,比如说在东莞的松山湖建立了一个中级智库,为科创企业提供生产和研发的园区,可能还会有第二个产业园。

利用这几年很多生产型工厂,在城市化背景下,都面临着搬迁的要求,地方政府重新规划之后,很多工厂是需要搬迁的。对原有地块就会参与,也会去按照这部分规划,比如说去做一些商业的项目,或者综合体,比如说写字楼、酒店,或者说一些综合性的项目,主要是在上海宝山和深圳前海、蛇口。根据需要,也会跟碧桂园有一些合作。我们也不排除可能会出让一些权益,我们不会把地产作为核心业务,只是利用这个机遇,加快开发,回笼资金。

最终把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制造业里面去,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国家2025计划,包括智能制造机器人、智慧物流,我们也有一些规划和想法。在未来,中集并不会把地产作为长期核心的业务。短期对这两三年的利润,比原来贡献会大一些。

中集金融业务

为刚才讲的前面这些业务提供一些产融结合的支持。像车辆业务、天然气准备、海洋工程,其他的一些机场设备,包括消防救援车辆,都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推动这个业务的发展。

模块化建筑业务

这是我们衍生的一些业务,模块化建筑。这是在旧物集装箱和二手集装箱循环利用方面,可以把它做一个住宅也好、酒店也好,办公用房。我们在海外市场做的项目比较多,因为它的造价相对比较高,更多是适用于酒店。它是在工厂化制造,能够远距离交付,本身也有一个循环经济的概念在里面。

二、中集集团的Q&A

问答环节一

主持人:我先代表格隆汇会员,请教王总一个问题。中美的贸易摩擦对公司业务有什么影响?

王总:可以看到,中美的贸易摩擦是逐步分阶段演进的事件。本身中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占到全行业45%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批加征关税时,美国方面曾经也提出要对集装箱进行加征关税,经过我们法律部门,在听证会上提供更多的一些我们申诉的证据和条件,最后从加税清单里面移除掉了。集装箱并不是说到目的地做最终消费,还是一个循环过程。加征关税,一旦加了,一方面对我们有影响,成本最终会转移到客户身上。船舶公司也好,或者我们的客户也是比较反对加征关税的。就加征关税本身这个事情,对集装箱本身没有加。

另外,大家可能担心是不是对贸易量会减少。从我们今年订单来看,都是有大幅增长的。本身今年是一个航运的继续复苏,维持比较好景气度的年度。2017年的基础上,客户采购的相对的规模和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大家只是担忧,但并没有变成现实。今年集装箱的盈利下降,是有另外的原因。本身是由于行业竞争本身,比如说有一些民营企业,跨界进入到制造里面,设立了一些工厂。另外,本身我们大股东旗下的中海旗下有三家工厂,合并之后,他们在这块业务也有所发展。所以,还是行业竞争为主要原因,而不是说贸易战本身对集装箱需求,或者对集装箱业务本身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是没有的。

到最近的发展来看,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中美还是会坐下来谈,大家对未来的中美之间贸易定量的判断,可能就会更清楚。今年以来的这种担忧,我们认为在明年可能会得到一个解除,或者在某种程度上会消除这种疑虑。我们对明年整个集装箱的需求,还是比较乐观的。今年是并没有任何的影响。

其他的业务方面,比如像我们的车辆业务,可能我们在销售收入里面,大概有50%是在海外市场销售。我们的车辆业务的布局,本身就是在北美,在欧洲都有直接的生产基地和生产组装工厂。在这块是有一定加征关税,生产产品在它的加税清单。我们会调整海外生产和组装的规模。我们客户也表示愿意分担一部分加征关税的影响。一方面我们作为厂商会主动调整我们的生产或者销售的组织方式。

问答环节二

主持人:公司最近修订了公司章程,牵扯到股份回购的问题,我们公司是不是最近有一些这方面的计划?

王总:今天以来资本市场有很多大的事件的发生,整个市场表现波动性比较大,整个投资者,各方并不是都非常满意。证监会出台改革,包括回购的政策,是有利于上市公司开展合理的,或者说在过去有缺失的部分,合理地为投资者来重建投资信心,包括在价值被低估的时候,发现公司的价值,我们是非常欢迎的。我们也是在A+H上市公司里面,是比较早的修订了公司章程,接下来会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实施这样的回购。我们1月15号还要开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个事项,便于接下来后续去推进回购以及相关的实施和进展。

展开全文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0条评论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中金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

    举报此人

    X
    确认
    取消

    热门视频换一批

    温馨提示

    由于您的浏览器非微信客户端浏览器,无法继续支付,如需支付,请于微信中打开链接付款。(点击复制--打开微信--选择”自己“或”文件传输助手“--粘贴链接--打开后付款)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中金在线>底部菜单”名博看市“,搜索您要的作者名称或文章名称。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复制链接

    鲜花打赏 X

    可用金币:0

    总支付金额:0

    您还需要支付0
    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
    确认打赏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    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举报文章问题 X
    参考地址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确定

    温馨提示

    前往财经号APP听深入解析

    取消 确认